量产重于质量
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看了一大半,很多瞬间噗哧的笑了,读书时总是时而皱眉与读者共苦,时而微笑与读者同甘,与这些相比“噗哧”大概是最傻的时候了。但好像又是最精明的时候,因为读懂了作者的用意。如果读书时没有心态上的变化,那么对不起你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读更多的书来找到感觉,量变一般都会促成质变,读书尤其适用这句名言!
你接收到的赞美是别人早已接收过的
如果一个学校里最叱诧风云的学生进入哈佛是不太奇怪的,他们当然是那种凡事做到最优秀最极致的人,并很有可能自认为是天才。但是当这些人去了哈佛,一定会不断的怀疑自己,哈佛里有太多这种叱诧风云的学生了,用高手云集来形容都过于惨白。曾经自认为是天才的人,他们一定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蠢材!就好像你穿着新百伦在小镇上走,不自觉的充满自信,遇到懂货的能收到些羡慕的目光(就像平凡的学生羡慕学校里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你如果处在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心,你突然发现,走在这里你都会觉得格格不入,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为这份城市的奢侈掉价降逼格(就像响当当的人物怀疑自己的智商)。在这种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下,你是选择欺骗自己还是正视自己?你是选择毫无悬念的独占鳌头还是选择在充满挑战中勇攀高峰?环境会给我们一种错觉,所以为自己营造积极的环境十分重要,即使你不在哈佛。
强化内心需要锤炼
看书能与自我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而生活则与平凡的自己交流。第一次将自己的工资,独立的资金交到了外婆外公的手上。我妈反反复复的说着不要跟我爸讲,我很烦躁。我讨厌看到他们不信任的感觉,时时刻刻有一种背叛感,我很不很不很不喜欢。是过了这么多年仍然没有的信任?还是认为对对方已经深刻理解的确信?我不管什么,在前二十年中没有的自由,我要好好把握!我选择告诉,选择讲解。即便会有一刻的不理解,我也一定能说服,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说服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建立在我正确的价值观上,我也坚信别人能够认同我的价值观。必然的结果,我爸很赞同我说的话。知恩图报是不是我妈觉得我爸不懂?如果她觉得他不懂,是不是代表她觉得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是不是代表她觉得他是一个坏人?越想越觉得悲伤,这种悲伤好像是为我爸,好像是为我妈。没猜到的是,悲伤还有。在已经告知我爸与外公外婆交谈甚欢,并且很同意我的看法时。接收到的一句话竟然是:“你爸马后炮,一定会在背后说坏话!你就等着吧!”(我总是能听到这句话,你就等着吧,好像被威胁着,不按她做的我会落魄到悲惨到什么地步一样)我的心情不知道怎么形容,悲伤已经不能形容了,沉重已经不能形容了,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我也想不出来了。这种敏感已经深深驻扎在我的心里了。好像我一定会在以后经历这种不信任这种诋毁一样。无论是不信任别人还是别人不信任我,无论是诋毁别人还是别人诋毁我。我最害怕的就是接受委屈,我不是一个会为自己驱散这些委屈的人。不,我不该做这种人。
Live for myself
生活中充满小吵小闹很正常,但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敏感刚插进我内心的时候。家庭的交流之中,我无心无意的一直护着我爸。我妈说“你就找一个像你爸这样的”,我说了一句“我反正不会变成你这样”。正在整理衣物中的我,被同时正在整理衣物的老妈突然抽了一裤子!(现在叙述起来仍然还得抹泪,我真是服了这悲伤的劲头了)愣了两秒后,我开始止不住的吧嗒吧嗒。没来由的吧嗒吧嗒。如果能治病,我一定要治好我的泪点!真的太累人了。我活的真累,一直为别人活,说话为别人而说。
读书就在培养你的思维方式
我不断的反问自己为什么突然吧嗒吧嗒,不停地问问问,在抽搐中问,在抬头看星星时问,在宁鼻涕的时候问。无奈我就是这种一打开泪腺无法止住的人,我的泪腺有病得治。还托这病的福,我有太多的时间来反问了。所以总结今天发生的事有了以上悲伤的理由。我过分的关注他人是导致我很多悲伤交叠的原因。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学习并不会因为洗了几件衣服还落下很多,这样我妈再也没有理由因单独给我洗衣服而骂我了。如果一个骂名存在,一定有他的道理,顺着他的道理,解决这件事,不给这个骂名机会,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用行动去堵住嘴。我正在学习哈佛的思维方式了吗?哈哈,不管怎样解决我的困惑是我写简书的目的。
期待离别后的语音
今天很开心的是,我爸知道我很不开心,主动说要来学语音(一直不觉得转移注意力是安慰的好方式,毕竟人家木有心情嘛)!在我深呼吸加憋气好几轮好几轮后,终于我爸等到我了,开始讲解,讲解完毕,为聪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