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1小时,总计204小时,第188日。
读吕思勉《国学知识大全》至20%。
《礼记 · 王制注疏》、《周礼注疏》、陈立《白虎通疏证》、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今古文同异重要之处,皆在制度。今文家制度,以《王制》为大宗;古文家制度,以《周礼》为总汇。读此二书,于今古文同异,大致已可明白。两种皆须连疏注细看,不可但读白文,亦不可但看注。《白虎通义》,为东京十四博士之说,今文学之结晶也。《五经异义》,为许慎所撰,列举今古文异说于前,下加按语,并有郑驳,对照尤为明了。二陈疏证,间有误处;以其时今古文之别,尚未大明也。学者既读前列各书,于今古之别,已可了然,亦但观其采摭之博可矣。此数书日读一小时,速则三月,至迟半年,必可卒业。然后以读其余诸书,即不虑
今《诗》之所谓《风》者,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凡十五国。周南、召南为《正风》;自邶以下,皆为变《风》。王亦列于《风》者,《郑谱》谓:“东迁以后,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也。”(《正义》:善恶皆能正人,故幽、厉亦名《雅》。平王东迁,政遂微弱,其政才及境内,是以变为《风》焉)十五国之次,郑与毛异。据《正义》:《郑谱》先桧后郑,王在豳后;或系《韩诗》原第邪?
治《诗》之法,凡有数种:(一)以《诗》作史读者。此当横考列国之风俗,纵考当时之政治。《汉书 · 地理志》末卷及郑《诗谱》,最为可贵。按《汉志》此节本刘歆。歆及父向,皆治《鲁诗》。班氏世治《齐诗》。郑玄初治《韩诗》。今《汉志》与《郑谱》述列国风俗,大同小异,盖三家同有之义,至可信据也。何诗当何王时,三家与毛、郑颇有异说,亦宜博考。以《诗》证古史,自系治史一法。然《诗》本歌谣,托诸比、兴,与质言其事者有异。后儒立说,面面皆可附会,故用之须极矜慎。近人好据《诗》言古史者甚多,其弊也。于《诗》之本文,片言只字,皆深信不疑,几即视为纪事之史,不复以为文辞;而于某《诗》作于何时,系因何事,则又往往偏据毛、郑,甚者凭臆为说,其法实未尽善也。(一)以为博物之学而治之者。《论语》所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此当精研疏注,博考子部有关动植物诸书。(一)用以证小学者。又分训诂及音韵两端。《毛传》与《尔雅》,训诂多合,实为吾国最古之训诂书。最初言古韵者,本自《诗》人;今日言古韵,可据之书,固犹莫如《诗》也。(一)以为文学而研究之者。当先读疏注,明其字句。次考《诗》义,观《诗》人发愤之由(司马迁云:《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由作),及其作《诗》之法。《诗》本文学,经学家专以义理说之,诚或不免迂腐。然《诗》之作者,距今几三千年;作《诗》之意,断非吾挤臆测可得。通其所可通,而阙其所不可通者,是为善读书。若如今人所云:“月出皎兮,明明是一首情诗”之类,羌无证据,而言之断然,甚非疑事无质之义也。
《尚书》、《春秋》,同为古史。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是也。然既经孔子删修,则又自成其为经,而有孔门所传之经义。经义、史事,二者互有关系,而又各不相干。必能将其分析清楚,乃能明经义之旨,而亦可见史事之真;否则纠缠不清,二者皆病矣。今试举尧舜禅让之事为例。尧舜禅让之事,见于《孟子》、《大传》、《史记》者,皆以为廓然公天下之心。然百家之说,与此相反者,不可胜举。究何所折衷哉?予谓九流之学,其意皆在成一家言,本非修订古史;而春秋、战国时所传古事,亦实多茫昧之词。如今村夫野老之说曹操、诸葛亮、李世民、赵匡胤,但仿佛知有此人耳,其事迹则强半附会也。事实既非真相,功罪岂有定评?
《中庸》第三十一 此篇为孔门最高哲学。读篇首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三语可见。唯中间论舜及文、武、周公一节,暨“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一节,太涉粗迹,疑亦他篇简错也。
《春秋》一书,凡有“三传”。昔以《公羊》、《谷梁》为今文,《左氏》为古文。自崔适《春秋复始》出,乃考定《谷梁》亦为古文。《春秋》之记事,固以《左氏》为详;然论大义,则必须取诸《公羊》。此非偏主今学之言也。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若如后儒之言,《春秋》仅以记事,则《孟子》所谓义者,安在哉?大史公曰:“《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今《春秋》全经,仅万七千字,安得云数万?且若皆作记事之书读,则其文相同者,其义亦相同。读毛奇龄之《春秋属辞比事表》,已尽《春秋》之能事矣,安得数千之指乎?《春秋》盖史记旧名。(韩起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见左昭二年。孟子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而《晋语》:司马侯谓羊舌肸习于《春秋》,《楚语》:申叔论传太子,曰:教以春秋。盖《乘》与《梼杌》为列国异名,而《春秋》则此类书之通名也。《墨子》载《周春秋》记杜伯事,《宋春秋》记观辜事,《燕春秋》记庄子仪事,亦皆谓之《春秋》)孔子修之,则实借以示义。《鲁春秋》之文,明见《礼记 · 坊记》。孔子修之,有改其旧文者,如庄七年“星陨如雨”一条是也;有仍而不改者,如昭十二年“纳北燕伯于阳”一条是也。故子女子曰:“以《春秋》为《春秋》。”闵元年。《传》曰:“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尔。”定元年。封建之时,文网尚密,私家讲学,尤为不经见之事;况于非议朝政、讥评人物乎?圣人“义不讪上,知不危身”,托鲁史之旧文,传微言于后学,盖实有所不得已也,曷足怪哉!
《易》与《春秋》,相为表里。盖孔门治天下之道,其原理在《易》,其办法则在《春秋》也。今试就“元年春王正月”一条,举示其义。按传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君《解诂》曰:“《春秋》变一为元。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无所系,而使春系之也。不言公言君者,所以通其义于王者。《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春者,天地开关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时本名也。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后王共之,人道之始也。统者,总系之辞。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即位者,一国之始。政莫大于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诸侯不上奉王之政,则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后言春。五者同日并见,相须成体;乃天人之大本,万物之所系,不可不察也。”按中国古代哲学,最尊崇自然力。此项自然力,道家名之曰“道”,儒家谓之曰“元”。(参看论读子之法)《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之“元”,即《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之“元”。为宇宙自然之理,莫知其然而然,只有随顺,更无反抗。人类一切举措,能悉与之符,期为今人所谓“合理”;人类一切举措而悉能合理,则更无余事可言,而天下太平矣。然空言一切举措当合理甚易,实指何种举措为合理则难;从现在不合理之世界,蕲至于合理之世界,其间一切举措,一一为之拟定条例,则更难。《春秋》一书,盖即因此而作。故有据乱、升平、太平三世之义。二百四十年之中,儒家盖以为自乱世至太平世之治法,皆已毕具,故曰:“《春秋》易为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曰:“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曰:“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也。(物事”古通训)《春秋》之为书如此。其所说之义,究竟合与不合,姑措勿论。而欲考见孔子之哲学,必不能无取乎是,则正极平易之理,非怪迂之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