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营商环境一直都存在争议,从之前的沃达丰到后来的苹果、三星等都被印度以各种形式和名目进行刁难,甚至于还专门为了追缴当地跨国企业的税款而修改本国的税法,这在全球来看都是很离谱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种非常迷惑的行为,使得很多进入印度的跨国企业慢慢地撤离该地区,即便这里有庞大的用户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无法阻挡它们对于印度营商环境的担忧。
而对于小米、OPPO、realme和vivo等国产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想要进入欧美市场难度很大,此前华为被美国打压并禁止进入市场,且在美国有非常成熟的智能手机商业模式,无论是从硬件产品,还是软件服务商来说,都不占优势。因此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们选择进入印度市场并深耕多年是有很多方面的考量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小米、ov等一众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们在印度市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以小米为例,2022年期印度营收为10亿美金,销量增长达到300%,再加上印度人口已经超过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于是,很多人认为印度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吃尽人口红利带来的各方面的红利。
而从印度官方的角度来看,外国企业在其国内进行商业业务的运作,可以提升本国的贸易水平,并利用好的产品来带动市场。当国内行业水平大大提升的时候,就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提振本土企业,并保证国民的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在小米们之前,纬创、福特都因为各种原因撤出了印度,而印度本土的塔塔集团趁势拿下了纬创在印度的业务,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如果再有其他的跨国企业被逼离开印度,将很可能将已经成型的在印业务转手卖掉,这对于印度来说是只赚不赔的买卖。根据媒体报告,从2014年开始,已经有超过2700家跨国企业逃离印度,因此印度也被称为跨国企业的“坟场”。
而就在近日,印度对小米、OV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公司的高管需要全部换成印度籍人士,其次需要引进印度资本。这不仅是干涉企业的自主经营,还充斥着浓浓的本地保护的态势,一副“在我这里就要听我的”嘴脸。
而就本次事件来看,印度对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要求还没有说要延伸到苹果、三星等企业,这其中是否存在政策上的歧视?单纯拿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单独对待是基于本土的市场要求,还是有其他的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是否能得到印度官方的答复?
小米在印度经营多年,为印度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这个时候杀鸡取卵的行为难道就不怕寒了这些跨过外企的心吗?难道这就是开放的印度对待跨国外企的态度?
现在的印度与以往已经不同了,2022年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莫迪上台之后印度正在发力制造业,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时候的外国实力企业在对于当地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也为其后来的贸易全球化提供更多的助力。按这样的道理来说,印度不应打压跨国企业,反而应该将本土化的营商环境尽力塑造得更好才对。只有营商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入场。如果以当前的政策对待小米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也会给其他的跨国企业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如果大家都选择从印度撤离,印度的发展也会陷入困境。
从小米的角度来看,此前小米被冻结的555.127亿卢比(折合人民币约48亿元)占到小米年度净利润的一半还多,现在可能要直接没收,这样的做法在任何一个跨国企业来看都是很难理解的操作,小米一直重申自己在印度的经营行为是合法的,并且还向法院提起了合理的诉讼请求。如果印度政府一意孤行,小米很可能继续向国际法庭投诉。
所以小米也要做好准备,来面对接下来印度相关监管部门的出招,提前拿出有效的预案并在司法、行业、市场等多方面、多角度上展开,拿出切实有效的合理经营的证据来。
而现在印方要求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们引入印方资本,并将关键的高管全部替换为印度籍人员,很有可能是逼迫这些企业在缴纳税款、罚款和该要求上进行二选一,这个时候切勿急躁,不要落入对方的陷阱全套中去,反而丧失主动权。
当然了,如果最后小米还是无法与印度政府达成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向国家求助,以通过官方层面与印度进行协商和交流,保护小米和一众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们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印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