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上周给自己定了每周分享的计划,把最近学到的自认为有用的东西,全部分享出来,将“利他主义”进行到底,同时想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与Mentor共同进步,下面正式开始:
一.为什么分享这个:
1.提高自己对软件的认识(有句话说得好,把别人教会了,才证明你自己真的懂了)
2.好处很多而很多人不知道(好处太多了,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缺失,等下会详细说明)
3.完成自己的每周分享任务(光计划不做,还不如不计划)
4.锻炼写作能力(这是自己很弱的能力, 也是长期的成长目标,目前通过这个方式来慢慢提高。)
5.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指教,发掘更多更好的用法)。
二.思维导图的好处:
1.比在本子上写笔记更快,非常适合不喜欢写字的人(这是我用图的初衷,用完才发现了更多的好处,这里要感谢大脑银行的苏引华老师)。
2.培养系统性、结构性的思维方式,让思路更加清晰且有条理(一直很佩服那些条理清晰的人,但又一直找不到方法, 现在用了思维导图,我发现我也可以并且做的更好)
3.培养发散性思维,创作图的同时,会产生新的想法,并很快找到分类记录下来,这个在纸上基本完全做不到。
4.锻炼自己提炼关键词和分层分类的能力。
5.需要复习的时候,看图比看笔记效率高的太多 (随便发张图你们自己感受下)。
三.能用在哪些方面:
这里我就直接引用了,说的很详细。
1. 项目管理
可以针对项目(策划、活动、产品开发等)进行人员、资源、时间的梳理
楼上说的旅行功课、活动分工都可以算这一类。
2. 个人头脑风暴
可以用快速录入的方法记录关于某件事或是工作的想法,在过程中不用建立导图的结构,后面随着想法的增加,慢慢的条理也会理顺,然后再建立起导图。
3. 知识架构梳理
这可能是最适合思维导图的功能。当学习或实践某个领域一段时间之后,你必须要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所谓“专家”都有自己领域清晰的知识体系认识。比如普通音乐爱好者只知道哪首歌好听,专业乐评人可以知道乐手之间的风格关系。
4. 读书笔记
其实读书笔记也算是知识架构梳理的范畴,但也可以单独拿出来说。我自己写过四五十本书的读书笔记,也有好多是杂志约稿的。但如果是非小说类的书,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效果真的非常不错,至少多年以后拿起图,十几分钟就可以回顾起全书的大概内容了。
作者:大狗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5433/answer/13497810
四. 工具:
思维导图在国外非常流行,所以这方面的工具很多,主流的应该是Xmind与mindmanager(我个人使用的Xmind,感觉差不多),工具使用真的很简单,关键是你如何用,推荐一个教程:xmind新手入门教程。
关于工具,个人理解是不要太纠结使用谁,也不必经常更换,能用出你想要的效果的工具就是好工具,而当另一个工具能明显提高你的效率或激发创意的时候,再考虑更换工具。
五.注意事项:
1.保持思考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考模式,同时也是思考工具。这是思维导图的核心所在,如果只是用来记录,那真的是大材小用,所以,在作图的时候,保持你的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你将会感受到这个工具的魔力。
2.经常复习 人的记忆是有周期性的,周期性的看,才能记得更深(我是每周日把本周创作的导图重新过一遍,又会发现自己对有些概念的理解不一样了,这时可以及时记录,而且发现有很多新思路产生,这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规划)。
六.下一步动作
立刻使用,立刻使用,立刻使用。
有句话说得好,知道却做不到,还不如不知道,所以,小伙伴们,立刻使用这个工具改变你的生活吧。
OK,本周分享就到这里,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