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把一些想法写了下来,最近有时间整理了第一部分,如果还有时间和心情把剩下的几部分也陆续发上来。
序言
在世界上所有的自然科学里面,有两种科学是特殊的,一个是数学,一个是哲学。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技术基础但是不包括哲学,哲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
就像哲学在自然科学里所处的位置一样,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同于其它科学的独特轨迹。我们都知道,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门科学都在随着时间不断发展进步。然而哲学却并非如此,它在2000多年前发展到顶峰之后,就停止了脚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学习、理解和应用古圣先贤所留下的哲学成果。
在哲学的发展过程当中,不能不提到老子。他是哲学路上无法逾越的,他对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相对”这一概念,也正是这个概念的提出,把人类的哲学发展推到了顶峰。
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对哲学的深入程度决定了我们在各个研究领域所能取得的最终成果。尤其是在一些理论科学为主导的领域,更需要哲学作为引导。所以我们要用哲学的相对理论,去系统的了解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一、哲学的界限
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有它的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哲学。超出哲学界限的控制,注定是失败的。这种失败不一定是技术上的,更多的是结果上的。
那么哲学是否有界限呢?如果有界限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那么这界限又是什么呢?
哲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这一切当然也包括哲学本身。哲学的看待事物的关键就是相对的看待事物,所以哲学本身也不是绝对的,也是有界限的。
哲学是人类审视自身与周围一切事物关系的方法。哲学界限的产生就源自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关于这种局限性,古代的思想家们有着深刻的理解。
宋代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讲述的哲学道理,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这首诗是说我们观察事物是有角度的,有角度就会有局限性、狭隘性。
我们可以定义我们居住的世界,可以定义浩瀚无垠的宇宙,但是我们却无法定义自己,甚至无法知道“我是谁”,这就是角度局限性的根本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相貌,使用录音机从另一个发音位置听到自己的声音,但是我们却永远也无法感受到另一个人对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角度狭隘性的根本表现。
当你想获得更大的观察范围、更多的观察角度,你就不得不换一个全新的位置,但是这个全新的位置又带来了新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战国时期的庄子,写过一个寓言故事“井底之蛙”,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略带贬义的嘲笑那只小青蛙,是大多数人对这个寓言故事的记忆。但实际上,这只是断章取义,只是现在的我们习惯了简单的直取字面之意。如果了解了庄子讲述的中心,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不是在说青蛙的渺小,而是告诉我们,面对无界的空间,一切对空间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可以说是渺小的,对空间的认识是没有绝对的真理的。对于我们来说,有限的形体所能探索到的区域范围就是我们的井。我们就坐在这井中。
还有一个典故“三季人”。这同样不能以对错的眼光去看待它的内容。这里面“三季”和“四季”都是正确的,时间是无限幽长的,而我们的生命是短暂有限的,我们又能了解多少呢!这个典故除了告诉我们对时间认识的狭隘性,也和坐井观天一样,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于不同的认识角度,真理也是不同的。三季人只不过是在争论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至少它了解了内容的四分之三。而我们如果了解时间越多,其实明白的越少。
人类在角度、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也决定了我们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即便我们人类认识到的真理也是有局限性的,也是相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归属性和动态性。
真理是有归属性的,它的归属决定它的内容。表述相同事物的真理,可能由于归属的不同,而完全不同。比如说闪电,如果人类很不幸的在公元前2000年由于巨型陨石或其他什么原因灭绝了。那么“闪电是神的力量”就会成为人类不变的真理。可是事实是人类很幸运的走到了今天,我们知道了闪电是正负电荷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但是如果人类一直这样幸运下去,对于闪电我们可能会有更新的认识。同样是闪电,同样是真理,属于古代人类的和属于现代人类的内容却完全不同。所以说:所有的真理,在被推翻之前,它都是真理。
真理是有动态性的。就好像盲人摸象,一开始摸上去的时候就对大象有一个认识,但是随着摸到的越多,对大象的认识会不停地被自己推翻。我们对自身居住的大地,随着我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活动形式的不断变化,对大地的认识也在不停的改变。如今我们开始探求对外层空间的认识,这很像盲人摸象。而且我们的视野相对于无限广阔的空间,还不如那些盲人的双手。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什么,摸的是哪一个部位,摸了多少。
正是由于人类的局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所以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并不是无限的。我们可以无休止的去思考,但是思想过远,离开有限的真理论支撑,得到的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结果。正是这有限的支撑,使哲学有了界限。
人类以及一切物质都存在于空间之中,而空间又随着时间而变化。然而又是因为物质的分布才产生了空间,物质的变化才产生了时间。那么我们看到,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都指向了物质,确切说,是物质的不均匀性。也就是说物质处于均匀分布状态的时候,空间和时间就会一起消失。当这种均匀分布状态被打破的时候,空间和时间就会一起产生。要注意的是,这种产生和消失是相对的。因为从纵向来看物质是没有最初形态的,它是不生不灭的,因此空间和时间也是没有起点而始终存在的。从横向来说我们所说的均匀与不均与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物质,在这个范围内物质处于均匀状态时,失去了参照物质,空间和时间就会消失。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物质是没有范围的,参照物质是永恒存在的。
我们所处的时空,是由于物质的不均匀产生的。因此,对于物质的不均匀我们很容易理解,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物质的不均匀。反过来也就是说,我们很难理解物质的均匀,因为我们不可能看到物质的均匀。
从这张图上看,a是宇宙均匀状态的开始,a左边的虚线代表宇宙均匀状态之前的阶段,这是我们不可知的。因为即便是用最新的宇宙射线探测技术,也只能绘制“大爆炸”30万年左右的部分图像。再探测下去,理论上的最好的成果是无限接近“爆炸”之前的“爆炸体”图像,但是“爆炸体”形成的景象是无法描绘出来的,只能是主观臆断。b是宇宙不均匀状态的开始,a和b之间的数字1代表变化的过程。但是在均匀状态下,空间和时间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能量化。c是地球生物目前所处的宇宙阶段,b和c之间的数字2代表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可能量化的。d是地球生物灭绝的宇宙阶段,c和d之间的数字3代表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可以量化的。d右边的虚线代表地球生物灭绝以后的宇宙阶段。因为我们的局限性,因为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因为物质发展的激变性,和左侧的虚线阶段一样,只能是主观臆断。
由这张图可以看出,我们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认识的范围,这个范围就是人类从诞生到灭绝。这个范围是包含在不均匀状态内的。这里说的诞生是相对广义的,它不是指人类从猿类动物的演化。而是向前追溯,直到我们所处的世界的起源。从这个起源一直到地球动物的诞生,是广义的人类孕育期。
这个范围,给了我们宏观和微观两条边界,这也就是哲学的边界。宏观与微观也是由不均匀状态产生的,在均匀状态下二者是统一的。超出宏观边界的空间之大,时间之长和超出微观边界的物质之小,时间之短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宏观的一面将我们引向广阔和幽长,而微观的一面将我们带入微小的和短暂。
在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上,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原子是最小的基本单位,它是一个实心的不可再分的球体。虽然这一认识被推翻,对原子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方向,让很多人习以为常。那就是寻找最小基本单位,那个真正不可再分的球体。
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物质的本质是无限小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拆分的极限就是我们自身。我们也是由基本物质组成的,必须通过物质去了解物质。我们永远无法看到比探测物质更小的物质。比如用电子显微镜,你无法看到等于或者小于电子的物质。
我们只能用可控物质去发现新物质,但是这建立在我们自身所处的物理规律体系中。物理规律不是绝对的,最终发现的物质小到不符合我们所处的物理规律时,发现就会停止。
物质是无生无灭的,产生的时间也是无限悠长的,但是微观状态却又可以是极其短暂,瞬间即逝的。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是在一定物质的可分辨状态。这个可分辨的极限也来自我们自身。这就好像一颗子弹射向标靶,用肉眼观察,你只能看到标靶应声中弹的结果。如果使用超高速摄像机,你就会看到子弹是如何旋转飞向标靶的。但这是建立在子弹的速度大约为700M/秒的基础上。如果子弹是以接近光速射出的,那么你看到的还是标靶应声倒地。这就是极限的速度将过程变成结果。基于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直径0.5单位的球体,如果以一个足够的速度围绕中心全方位旋转,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个直径1单位的球体。所以它即是个0.5单位直径的球体,也是一个1单位直径的球体,这取决于你观察的分辨率。当然这里的单位要足够的小。静止是相对的,我们无法察觉的动态就是静态。这就是一个动态的本质,得到一个静态的结果。
如果从最微观的角度去看,物质和能量应该是统一的。只是对我们而言表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在不均匀状态下,二者可以分开认识。在均匀状态下,二者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