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i.mtime.com/movepm/blog/7835895转载请注明出处—时光网:汉尼拔1596858/简书:一人一大床PM
第二章 逼格防守反击战术I:温泉关战役的斯巴达方阵
(图片来源互联网)
战役解读电影:《300》(2006);
战役逼格看点:以少战多、方阵战术、虽败犹荣;
电影逼格看点:
1.影片战争效果虽然气势磅礴,然而真正拍摄只用了60天,参演人数也不多,太牛B;
2.开创了使用美式重口味动作漫画风格拍摄历史战争片的先河,战争场面让人眼前一亮,在军队阵型的集体行动和动态战斗的电脑特效配合上摇滚效果,让观众在观影无论视觉和听觉都有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战役年份:公元前480年,奴隶时代;
交战双方:斯巴达及附属希腊联军/波斯;
地点:希腊德摩比勒隘口;
战役类型:山地攻防;
双方兵力:真实历史——斯巴达及附属希腊联军7000—8000人/波斯15-20万;
电影——斯巴达300人及若干数量不详的希腊盟军/波斯100万;
战役主要人物:
斯巴达阵营:大将——列奥尼达一世(杰拉德·巴特勒饰演);
波斯帝国阵营:大将——薛西斯一世(罗德里格·桑托罗饰演);
战争结果/电影结局:斯巴达败,波斯胜;
人物结局:电影/历史:列奥尼达战死;
逼格战术点评
在这场战役充分的展现了古希腊—斯巴达方阵战术优势和斯巴达人的单兵作战能力,即时战场空间狭窄,人数和兵种众多的敌军正面作战也可以有组织地给予对方极大的杀伤力。(当然导演为了更加突出影片的感染效果,把一些战斗场面略作了调整——也就是说,在影片中看到的斯巴达人的方阵、挥舞着武器冲向敌营的作战方式,和历史真实其实有很大出入;)
当面对对方是步兵正面人海战术冲击的时候,先利用自己大圆盾抵挡住对方的冲击封锁住对方前进的空间和武器的进攻,然后利用后方的战友长矛掩护和力量支撑下,反向震开对方密集的队形。趁对方未来得及反应时,用长矛猛刺对方无防御要害,继而全面冲击敌军,不给对方反击机会不断撕裂打乱对方阵型,将其各个击破。
用电影镜头解读逼格战术
镜头拆分电影300(2006)中斯巴达军队在温泉关第一天血战中用方阵战术大败波斯步兵的全过程。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波斯步兵集合准备冲锋,需要注意他们的盾牌与斯巴达人盾牌不一样,是没有弧度的平板藤制盾牌,优点是携带方便,缺点是很容易在正面冲突中给对方兵器直接刺穿,空间狭窄时很容易封锁住自己的行动空间。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波斯步兵发起冲锋,人海式密集冲击,适合追击和混战。但是一旦前方部队无法突破前进,后面基本就堵住挤成一团,没有任何支援前方的作用。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斯巴达人的方阵可以随时相互支援,第一排为主要防御线抵御对方冲击,第二排负责用后方长矛在前方战友盾牌的空隙向敌军猛刺,第一排趁敌方的阵脚被打乱的时候进行反冲击撞开敌军,趁机直接用长矛猛刺反攻,如果第一排倒下第二排随时补上;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波斯军的第一波突击被斯巴达方阵第一线盾牌挡住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斯巴达军队等候波斯军冲击力减弱的时候趁机反冲击,震开波斯军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斯巴达军队利用瞬间空隙,迅速用长矛近身反攻波斯军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由于行动空间比较狭窄,波斯军无法即时用武器反击和抵挡也无法后退,而藤制大盾在近距离作战极容易给金属武器击破,第一线的波斯军基本很快被斯巴达长矛反击下全灭。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消灭完第一线的波斯军后,斯巴达军队并没有急于追击或者冲入敌阵,而是迅速恢复方阵队形,在一次阻挡后面波斯军冲击,然后再重复推开,再长矛反刺击杀。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波斯步兵在斯巴达人的这种防守反击方阵战术下,一批一批被歼灭毫无还手之力,人数的优势在逐步地被削弱中。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波斯步兵队伍数量被大幅歼灭后,斯巴达人开始散开队形,直接向剩余波斯步兵发起反冲锋,发起近身肉搏战,全面歼灭波斯步兵。
当面对对方是骑兵正面人海战术冲击的时候,斯巴达方阵转换成三角形,迫使骑兵在冲击式要分开两边攻击,阵型被切割成两半。让骑兵打算在想接近马下刺击的时候,方阵士兵利用长矛的长度优势猛刺把骑兵刺下马或者直接刺中对方坐骑,让其倒地再击杀。
用电影镜头解读逼格战术
镜头拆分电影300(2006)中斯巴达军队在温泉关第一天血战中用方阵战术大败波斯骑兵的全过程。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斯巴达人组成三角防御阵型迎击波斯骑兵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波斯骑兵受制于战场因素只能以每排5人的正面冲锋,而且间距很密集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使用武器上似乎也没有什么标准,有的用矛,有的用剑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由于斯巴达人采用三角阵型波斯军被迫分成两边攻击,那进攻的人数实际在第一排就只有1-2人,相反斯巴达人可以很从容地在左右两翼用长矛远距离攻击波斯骑兵。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还没等骑兵的剑往下挥,人已经被长矛挑下马了
电影300剧照(图片来源互联网)
躲过前方攻击的波斯骑兵,很快基本斯巴达步兵转身猛刺击杀
附注:斯巴达步兵方阵战术讲解(资料来源网络)
方阵中的士兵都是左手举盾牌,前进时要保护其左侧士兵的右侧,出于本能地保护自己的意念,士兵们都会不自觉地向右运动以寻求盾牌的保护;斯巴达人的方阵右翼通常向右、向前、向左进行运动,攻击敌侧翼无防护的薄弱环节。
斯巴达步兵方阵战术图解(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附注:斯巴达军事训练传统(资料来源网络)
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 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
为 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打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他们的生活更严酷了,光头赤脚,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平时食物很少,但鼓励他们到外面偷食物吃。如果被人发现,回来要挨重打,因为他偷窃的本领不高明。
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斯巴达女孩7岁仍留在家里,但她们不是整天织布做家务, 而是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
电影逼格点评
本片并非正宗的军事历史纪实风格手法来拍摄,相反它是根据美国漫画300死士来改编的,和一般改编不一样,本片原汁原味把原著漫画风格与剧情及角色都带入影片中战斗和剧情中。在观看本片打斗场面时既像是在打仗又似在打怪,加上演员热血呐喊让观众从头到尾都看得非常过瘾。
分享一下原著300死士漫画战斗插画,电影真人版无论形象还是场面基本能做到80%近似,不能不佩服导演的匠心独运(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著300死士漫画画稿(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