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 | 瘂弦《秋歌,给暖暖》

文 / 路人锋

本文阅读方法(三选一):

第一种:传统方式通读一遍;
第二种:先读本期推荐诗歌,自行赏析后,与本文赏析对比阅读;
第三种:可以跳过赏析部分,直接从诗歌写作部分阅读。

本期诗歌赏析开篇之前,首先感谢该诗歌的推荐人:简书作者"杨又扬"。

秋歌

《秋歌》

--给暖暖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荻花在湖沼的蓝晶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
暖暖

雁子们也不在辽敻的秋空
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
暖暖

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瘂弦:本名王庆麟,1932年生,生於河南南阳县,台湾当代著名诗人。

瘂弦

瘂弦以诗之开创和拓植知名,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二十年来蔚为现代诗大家,从之者既众,影响最为深远,《瘂弦诗选》可谓现代诗之颠峰谷壑,阴阳昏晓,其秀美典雅,尽在於斯。

=诗歌的赏析=

我读着这首如阳光一样温暖的诗歌,不禁想起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位诗人,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手捧着一本古人吟咏秋天的诗集,懒懒的站在和煦的阳光下,远远地眺望。他看到树上最后凋落的树叶,看到湖沼旁的芦苇,抬头望着秋空里不见的雁群,使他想起古人那些悲秋的诗句。当惆怅和愁绪染上眉头的时候,感觉全身被阳光捂得暖暖的。他想在秋天,南方的花还有盛开的,马蹄一定将残落的留下了;在北方,虽然一切都衰败了,但在幽幽的寺院还有禅音可听。春天的一切太凉,夏天的一切太热,冬天的一切太冷,唯有秋天的一切,都是暖暖的。诗人沐浴在阳光里,望着即将离开的秋天,为它写下了一首关于暖暖的秋歌。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秋天,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充满肃杀和荒凉之气。这是古典诗词留给我们的传统意识。我们想到秋天就想到落叶,纷纷凋零,象征一种生命的衰败和死亡。诗人将悬在半空,被西风吹着沙沙作响的秋叶,想象成人一样,在瑟瑟的风中发抖。“最后的颤抖”,这样的画面顿现:一片黄叶,从光秃秃的树梢,颤抖着慢慢凋落入尘,它是最后一片秋叶。说明,秋天已深,一片荒凉,扑面而来。

荻花在湖沼的蓝晶里消失

湖沼就像一双眼睛,紫色的荻花,漂浮在蓝色的晶体上。一幅让人陶醉的美景。但是此刻,荻花已经消失,这样的美景已不复存在。让我们,隐隐感觉到有一种,美已远去的感慨和无奈。另外,也在强调,秋天真的深了。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七月的砧声远了

“砧声”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用到,如:“清砧、寒砧、暮砧”等。杜甫在《秋兴》中的诗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里的砧声是穿越城垣、穿越暮色急促的声音,有一种袭人心脾的寒意。这样的砧声属于晚秋。

七月的砧声,在诗人眼里,一定是这样的画面:妇女们聚在河边捣衣,一边劳作一边拉着家常,不远处孩子们叽叽喳喳在河里捉鱼,男人们在为自家缸里挑水,大伙其乐融融,悠然自得。可惜,这样的砧声远了,诗人又一次,让读者感觉到“秋天已深”的印象,使其进一步进行强化。

暖暖

“暖暖”的突然出现,就像一个漆黑的夜晚,突然点燃一支火把,它在黑夜里骄傲地舞蹈。在黑暗夜的衬托下,更显的无比的耀眼和珍贵。

雁子们也不在辽敻的秋空 / 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

秋天,大雁成群结队向南方迁徙,在天空中,一会排成人字形,一会排成一字形。这样描写,大家一定会记起,曾经读过的小学课文。在这里,诗人让你看到一幅雁群南飞图。并且将它们拟人成一位擅长写十四行的诗人,雁队们不断变换的阵形,是它们写下的美丽诗行。被艺术化的画面,让人流连往返。但不幸的是,雁群已飞走了,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当然我们也看不到它们的诗行了。这一节,诗人再进一步加深“秋已深”的印象,让你心里无形升起一种愁绪,萦绕心怀,久久未能散去。

十四行诗,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要求有十四行,每行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有时为了韵脚的需要,把意思连贯的一句分成两行,但每行词数不一定要相同。一般分为前后两个部份。不同诗体前后两部份的行数不同。韵及韵脚:是十四行诗体的难点和特点之一,还需要轻重音搭配,在西方流行极广。著名代表:彼特拉克(意大利)、莎士比亚(英国)。

暖暖

“暖暖”再次出现,就像当您深处绝境的时候,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持和鼓励你。暖暖,像是一种雪中送炭。这支火把,永远是在你即将落入黑暗的时候,照亮你。暖暖,就像一粒火种,在全诗里,安慰着这些充满萧飒之气的诗句。

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 /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第二节结尾处的暖暖,终于将诗人略带凄凉的情绪,捂得暖和起来。诗人开始遥想:在这晚秋时节,马儿一定留下了南国山径的残花,歌人一定留下了北方寺院破碎的琴韵。

这两句,让我突然想起海子,他在《秋》中的一句“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第三节被前两节的“失去氛围”而染满忧郁的眉头,此刻得到了舒展,情绪也从凄凉,逐渐变得温暖起来。暖暖为诗人带来了改变和希望,使整首诗的感情基调也一下明媚起来。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 / 只留下一个暖暖

秋已深深的时节,马儿得到了残花,歌人得到了破碎的琴韵。那即将离开的秋天,它得到了什么,好像它一走,什么也没有给自己留下,只是将自己的一个暖暖留了下了。

只留下一个暖暖 / 一切便都留下了

诗人最后道出: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里的暖暖的意义,得到了全面升华。这一节是全诗的高潮,如同旭日喷薄而出。全诗也在这高潮中嘎然而止,接下来的留白,诗人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想象。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诗是一个典型的范本。

本诗在“留下”一词的理解:一种是为自己留下某物,另一种给某物留下。不同的理解,会对全诗,产生不同作用。我是以第一种意义去理解全篇。如果您,有不同理解和异议,请一起在留言区讨论。

=诗歌的写作=

通过对本首诗的阅读和赏析,我们会发现本诗,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色,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1、运用古典诗词的意象,创造意境,具有浓浓的中国风。

本诗择取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砧声、马蹄、雁子、落花、琴韵、寺院”,这使读者一下子感觉整首诗进入唯美的古典意境,这就是现代诗歌,从古典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具有深深的民族烙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吸取古人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丰富我们现代诗歌的途径之一。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富有空间感的晚秋景象,从而营造出秋天独有的凄美的意境。不仅意象和意境传承了中国风,连精神也有所传承,但是诗人是不甘从流的,它逆流而上,勇敢的将暖暖放在全诗的始末,这就是一种对传统的悖逆,也是一种创造。所以诗歌要积极创造,而不是单单对意象进行重新组合。

我在这里要着重说一下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象就是具体的事物,比如生活日常的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诗歌的意象。意境就是一组意象,共同构成的一种抽象的情感、氛围和场景,有了意境,读者才能感觉到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境界。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好比造一座楼阁,意象是一块块砖一条条木,意境就是由砖木建成的楼阁。你从楼阁的造型、布局、装饰,于是就明白了它的风格、意趣、用途和意义。

2、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1)拟人
“叶子颤抖”、“雁子写诗”,拟人化,增加意趣之外,还是使意象陌生化,使人产生兴趣,且让读者可以产生更丰富的想象。
(2)比喻
“湖沼的蓝晶”、“破碎的琴韵”。比喻,使要表达的意象,更加形象化,让读者可观可感,印象深刻。
(3)象征
“暖暖”的意象,就是一种象征。开篇你可以当作是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是爱人、亲人、知己,也可以是一种暖暖的奉献的品格和精神,抑或是秋天里的暖阳带来的暖暖。无论怎么理解,暖暖象征的是一种抚慰人心的正能量。即使全世界进入深秋,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但暖暖一定要永存心间。这就是象征的作用,可以使你的句子具有多义性,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和延展性(我在《漫山遍野的今天》赏析文中,着重讲过象征手法的运用)。
(4)双关
本诗中有两处用到了相关手法,“留下”、“暖暖”这两个词的运用,使这首诗,有了很多不同的理解。“留下”、“暖暖”都是运用了词语的多义性。这样使整首诗的想象空间,无形中扩大,让人回味无穷。另一种,借助于多音而构成的双关,最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与情的谐音,从而增加意趣。

诗歌中,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利用语言文字同音或者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表面上说的是一回事,实际暗指的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说,在诗歌中,双关义是让两个义并存,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样的,一是运用词语的多义性,二是借助于多音而构成。

3、全诗以情感为内在动力。

本诗情感驱动就像是一个日出的过程,第一节和第二节就像是,日出前充斥着黑暗、寒冷。第三节的感情像是,随着黑暗的地平线上渐渐升起一道曙光,感情开朗了。第四节和第五节,曙光慢慢扩大范围,旭日从曙光中喷薄而出。诗歌是以情为本,结构是骨架,意象是血肉,意境是灵魂。

4、诗歌结构卒章显志的结构。

诗人开篇以落叶、荻花、想象的砧声、飞走的雁群来渲染出了秋天典型凄美意境,起着一种情感的渲染和加强的作用,两节具有并列的关系;第三节中的马蹄与落花、歌人与琴韵,一个身处南国、一个身处北方,是一组并列意象,但在全诗中起着转折作用。前面全是“失去”,第三节有了“得到”的意味,从而引出了秋天留下了什么的自问式句子。最后点明主题: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
(卒章显志的好处,我在《漫山遍野的今天》中详细讲过,我就不再赘述,请谅解。)

【往期回顾】

谈诗歌--顾 城 《小巷》**
谈诗歌--叶 舟 《漫山遍野的今天》**
谈诗歌--郑愁予《错误》
谈诗歌--瘂弦《秋歌--给暖暖》

预告:下一期赏析诗歌:海子《日记》,由简书作者"翠姑娘"推荐。

2016年11月2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佳音是滟澜山最小的孩子 直到有一天 她捡到了团团 第一章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进滟澜山深处时,沉寂了一夜的大山逐渐苏...
    寄言阅读 190评论 0 0
  • 上午跑步时,道路两旁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金灿灿,透着亮,傲然挺立,坦然自在,还有其他说不上名字的树有着小小的黄色...
    橙子花开阅读 149评论 0 0
  • 你懂这种感受吗? 他们想要你去送你去城里上学,他们送你去,你每天想家,生活不好你每天想挣钱,受到委屈各种忍,他们说...
    挟火FF阅读 1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