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年纪了”,我从零开始学打乒乓球,也体验了一下孩子学习的感受。
(打乒乓球最基本的两个要素:转腰、收小臂)
看似简单的转腰动作,我就是不会,气的教练发火:你那不是转腰,是转屁股!从此以后,我不再转屁股,可是也因为害怕转屁股,没学会转腰!
打过一段时间熟练后,我开始学着自己调整,上一个球没打好,赶紧分析错在哪,下一个好避免同样的错误,同一盆球,越打越好。可是就在我自我反省的时候,每次都会听到教练在对面纠正:收小臂!迎前!弄的我没心思再去自我审查,直接奔着教练的要求去了。
偶尔也会打的好。教练在对面说 “好!漂亮!”的时候,我下一个球要么打下台,要么打教练脸上!(捂脸)
我家淞淞也是这样,教他学英语,如果总是指手画脚的告诉他:嘴不要张太大,音不要拉太长;这本绘本不好,不学了;今天看英语动画片吧,明天再练整体认读。赶上心情不好,再讽刺挖苦他两句,他就彻底沦陷了。看着他进步,夸奖他几句,他反而不会太开心,而是不好意思了,转而放下书或者关掉电脑去玩别的了。
自己一直反思:
指出你的错误不好吗?
直接告诉你怎样做不对吗?
夸奖鼓励不是让你更有动力吗?
为什么在我和儿子身上却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呢?
上网一搜,跟我有同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总结出来,希望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做的更好。
频繁指出错误
我们都是出于好心来指出并纠正孩子的错误,但是对孩子来说,更像是种监督和检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无比丰富且敏感的,在这种监督之下,孩子立刻变得紧张起来,小心翼翼,无所适从,感觉自己做的非常糟糕,甚至出于本能,想要逃离这种糟糕的境地。
孩子。
而且,我们做父母的有这个便利,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为孩子纠错,这就导致我们反复不断的强化孩子的挫败感,久而久之,孩子会错误的以为自己很无能,甚至感到深深的无望和沮丧。
有的孩子面对父母的责问和批评不会感到沮丧,但是出于自我保护,他们会想方设法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给父母一个满意的交代,因此会被带入一个误区,失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其实,父母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对孩子的信任,他们不相信孩子会自己发现错误独立解决。这种不信任也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以为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是不可靠的,是需要被监督和纠正的。反过来,如果我们足够包容,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以放松的心态去探索、去尝试、去验证、让他们在反复探索和试错中发展。
过度鼓励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明白了一味的批评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从而转向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好处固然可圈可点,殊不知,过度的夸奖是一种‘伪夸奖’,只有掌握好夸奖的度,以正确的打开方式表扬孩子,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动力。
对孩子的过度鼓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感,无论做什么都失去了它本来的目的,变成了邀功,害怕失败,经不起挫折。一旦得不到,就会变得无比失落。那种夸张的表扬还会让孩子产生压力甚至反感;空泛的表扬又让孩子无所适从,不如有针对性的表扬那样容易理解,让孩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
我们夸奖孩子的惯用语是“你真聪明”。“聪明”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我可以依靠聪明,而不是努力。从而一方面很自负,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的好,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没把握的事情,采取逃避的态度,拒绝努力去做。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朋友会感到无所适从,批评也不是,鼓励也不是,其实,最简单的一个原则是,以平常心对待孩子成长和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认真做事,不骄不躁,明智从容,既要努力争取,又要顺其自然,不苛求完美,才能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内心找到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一生。
������)�>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