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韩寒会一直是我觉得的那个样子。
就算科目全部挂红灯又怎样,语文成绩好就行了。
就算不务正业又怎样,赛车开得好就行了。
就是这样桀骜不驯,不修边幅自由自在的一个人。
读书的时候,读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就证明你是个有深度有追求的进步青年。
事实上,那个年级阶段的我,根本不明白韩寒在写什么想要表达什么。
就好像,小学四年级开始读外国名著,《简爱》《基督山伯爵》《汤姆叔叔的小屋》。根本不知道这些故事为什么能成为名著,反而对译本有着深深的阴影,觉得译本就是读不通的一类书。
当我第二次关注到韩寒,就是他的《我所理解的生活》了,三十岁的韩寒,13年的书,也是横扫各大排行榜。当年我带走去外地的书除了《姥姥语录》就是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生活》于我而言是本励志书。
我一直坚定不移的认为,韩寒是个永远都知道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的人。所以,当我一个人去外地谋生,面对完全不熟悉生活环境,我需要《姥姥语录》的安慰,也需要《我所理解的生活》的激励。
我反反复复看的是这本书的第一章,韩寒三十而立理解的生活是: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谣以外,去造其他一切东西。我心中的造化,就是创造了多少文化。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多牛啊,养活自己和家人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也是我的追求,我愿意接受这样的理解。
所以,我对韩寒有所改观,字里行间虽然还是那么桀骜,但是不再飘在云端,写一些概念性的小说,而是立足于生活,简单直白的传达自己的意思。至少我能看得懂,能理解到。
就这样,我想韩寒其实应该是个对家人温暖的人,可能也是因为为人夫为人父,肩上多了责任,人也变得柔和起来。
第三次关注到韩寒,自然是《后会无期》。韩寒拍电影,我是很惊讶的。在诸多作家演员转行做导演,烂片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韩寒会去拍电影?就这样随波逐流了?
在《后会无期》的宣传期,我看到娱乐版的韩寒,他为了电影站台,在快乐大本营玩游戏,被吐槽,在舞台上唱歌,甚至被调侃化妆。让我又看不懂了。
《后会无期》我是没有看完的,就算有一大票颜值担当,还是很难看下去。但是《平凡之路》真的赢了。
我想,可能,三十多岁的韩寒对生活又有了新的理解吧。无论他是我熟悉还是陌生的韩寒,希望他仍旧是有点个性有点坚持的在做他喜欢的事情。
《我所理解的生活》仍是我的励志读本,养活自己和家人,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我正在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