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不能成器的孩子,只有不会当父母的爹妈!
在升级成为爸妈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你必须经历一生的修炼。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TA未来的命运取决于我们的养育方式,也就是说孩子的未来掌握在父母手中。
检验教育方法是否得当的标准之一就是:你的教育对于孩子的自由意志和主动意识,最终是削弱了还是加强了;你作为家长是越来越轻松了,还是越来越脱不了手。
我们大多数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不能一天就让孩子把所有本事都学到。
数不清的课外辅导班、兴趣班,不仅剥夺了孩子休息娱乐的时间,也在无形中打击着孩子学习新知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造成厌学。他们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到底是为了谁去学习!
而父母自己,也是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焦虑,进而在言行上给孩子施加更多压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今天我要分享的这个已经被无数优秀父母验证了的育儿良方,相信也会为那些仍在教子路上迷茫徘徊的爸妈们指点迷津。
先举两个例子
1
我儿子刚上小学时候,第一次家长会后,我跟他说:“老师表扬你作业很认真,字迹很工整”(尽管老师并没有在会上专门提到他)。
那之后,儿子写作业的劲头更大也更认真。
为了培养儿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鼓励他自己录音听写。另一次家长会后,我又对他说:“老师又表扬你了,说你学习很自觉,语文字词听写都能自己完成,真的很棒,还让全班同学向你学习!”
从此,儿子学习更努力。
我承认自己是个“懒”妈。在儿子入学的第一天,我就跟他约定:
1、学习是你自己的责任,不是为别人学;
2、所有学习用具需要自己整理;
3、学习上遇到问题首先自己努力思考,实在解决不了再问妈妈或者请教老师同学。
如此有言在先,再加上一次次有意识的积极诱导,儿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已经养成了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会上也经常能听到老师的表扬,当然这些表扬都会转达到儿子的耳朵里。如此渐渐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六年,我几乎没有陪他写过作业,我所做的只有一件事:他学习时候,我在一边静静看书。他有问题我再和他一起分析解决。
就这样”轻轻松松”教出一个北京市级三好学生。
2
儿子升入初中,因为是一所重点中学培优班,还没等开学,各种预习、自学已经让他感觉到了压力山大。
开学后的各种考试,儿子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数学,因为小学时,他几乎没有上过奥数班,而考试题中大多是此类题型。
这对他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学习热情开始有些下降了。小学时一直是尖子生的他,能经得起考验吗?我的心里也是万分焦急,我不是很在意他的分数,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肯定和自信心的恢复啊!
在和儿子分析了试卷之后,我给数学老师打了个电话,老师的评价是,奥数基础不是很牢固,自学效果不太理想,学习方式有待改进。
放下电话,我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把儿子叫到身边,第一句话对他说:“老师告诉我,你有很大的潜力,你通过努力还可以有更好的表现。”听了这句话,儿子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接下来,我把老师真实的想法慢慢和他分析了一遍。
从那以后,儿子的学习状态很快恢复正常,成绩不断攀升,并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年级总分第一名的成绩。
最要紧的是,儿子找回了自信。
以上这两个例子是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亲历的,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
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康奈尔大学,一路走来,他从小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但我也相信,无数次正面的暗示也为他不断增加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起了很大作用。
在家庭教育里,有一个著名的教育法则,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也叫做期待效应。
这来源于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世界级的大“骗子”,叫罗森塔尔,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到一个学校,随便挑了十几个孩子,硬说他们是天才。结果八个月后,家长和老师们真的发现这些孩子进步明显,慢慢变成了天才。
这个教育法则恰恰说明,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人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护、期望,珍惜这些孩子。
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父母经常正面暗示孩子,肯定孩子的进步,甚至假想孩子的进步,慢慢引导孩子相信自己是优秀的,那么他就真的会变得优秀。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不足上,不断去强化它,孩子就真的会越来越差,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
所以有句话,聪明的父母都是高明的“骗子”(虽然这个词不太好听)。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骗”的过程,“骗”的方式对了,孩子就会越来越优秀,反之,亦然。因为孩子相信父母、老师对他的评价和看法。
最后,回到题目上:优秀孩子的速成“心法”就是,“积极暗示”。相信你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