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我们生活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中。
当我们吃一道菜吃久了就想吃另一道菜,以换换口味,否则就厌了;大多数情况下,当问别人一件东西/事好不好时,回答总是“还好吧”;当生活在城市久了就想去农村,在农村呆久了又想回到城市。。。。
记得高三的时候,忘了是什么事,我的英语老师评价我的思想是符合传统的“中庸”,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感觉不喜欢这个词。
现在好像略有感觉:
写作文时字数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刚刚好就行;吃饭不要吃太饱,刚刚好就行;与人交往要大方点又不能太随性,刚刚好就行;说话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刚刚好就行;说话还不能太过分,差不多就行;设计一个机械零件时,材料不要太多,多了太重还费钱,少了强度不够,差不多就行;买一台电脑,别人问你要高配、中配、低配中的哪一种,你会说中等就行,高配太贵,低配太落伍,中等就好了。。。。。。
好像生活在“中间”是最安全的,就好像是天平的中点,不偏不倚。
一旦别人做出不同于上述常见场景的常见选择,好像总会有种这样的感觉——太偏激了!
你居然当众骂他,太不应该了;你居然吃这么甜的东西,不怕蛀牙呀;你居然这么悲观,乐观点吧;你别高兴的太早,提防着点;你居然不去送礼/打招呼,太没礼貌了。。。
好像只要“不偏激”就最稳定、最平衡、最舒服,在人生道路上好像只要按照大多数人的做法去做就一帆风顺;在中国的生活好像真的就是这样的状态,有时很无聊,有时很有用,有时很愚蠢,有时必须这样做。
道德问题本没有对错,在特定时空的特定时间段却一定会有对错。
中国人真会玩!有时玩的是比谁技术强,有时玩的是比谁钱多,有时玩的是比谁道德水平高,有时玩的是谁的“适应能力强”,有时玩的是打破规则,有时玩的是入乡随俗。。。
也许全世界的人民都是一个样子?什么国外进口、来自XX、业界良心,都是从一种平衡状态跳到另一种平衡状态。
这种状态到底好不好?有没有最完美的状态?也许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那什么才是最适合我的?(亦或者说没有最适合自己的,只有最适合当下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