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读只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解读】
1、老子包含万物的规律,这里试图从最微观的角度来探索。最微观的东西,看到极致是看不到的,听到极致也听不到,试图去摸也摸不着。这三个方面是没有办法追究到极致,只能混为一体。正好和物理学的不确定性相统一,微观粒子的位置、速度和质量不能同时确定。位置是视觉,速度是频率是听觉,质量是感知的,三者乘积不小于某个常数。
2、继续探讨,最微观的东西,上面不亮,下面不暗,有点像绳的样子不可以命名,但又回归到没有物质的状态,所以是没有形状也没有物象的,只能用惚恍来形容。实际上这里也和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相统一,微观粒子既表现波的性质又表现粒子的性质,关键看是否有意识在感知。这里还有光速恒定原理,好像还有弦论。
3、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是恒久不变的,古今的“道”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不知道未来具体怎么样,但是过去到现在的规律知道了,也就知道未来会以什么方式前行。而从“道”的角度来看古代的事物,就是以“道”来记历。
4、应用:洞悉未来的规律,已经在过去和现在之中显现出来,也并不复杂。关键是自己是否能够真正的知道这个“道”是什么?所以透过现象抓本质,认识“不易”的道。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一体。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己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