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给我的感觉是努力前进的心灵鸡汤。
一开始也只是看别人的文章,从没想过自己要写什么大作,有多少粉丝,真的从没想过。说白了,我只是万千阅读中的一个过客。
写一段文字的时候,只是突如而来的灵感或者心情郁闷无处发泄,微信和QQ都有熟悉的家人,同事,朋友,不放便。
现在简书成了自己诉说心事的地方。年后参加了日更,也想顺便锻炼一下自己的文笔,好为自己天马行空的幻想匹配上完美的文字。
日更对于我这种才疏学浅的人来说,还是挺艰难的,有事可诉说的时候倒还好,如若没事可写的时候,很痛苦。常常绞尽脑汁的写一两个小时,才能写个一千多字,写着写着好不容易有思路的时候,时间又到了,只能匆忙的结尾。
那有人肯定会说为什么不早点写。个人觉得,白天忙碌的时候,没有心思在那思虑,也只有躺在床上时,一天之中最放松的状态下,想着还有任务没有完成,不得不逼着自己完成每天的日更。
忘了不知在哪里听到的一句话,没有思路的时候,写着写着就有了。自己半信半疑的尝试一下,咿,还真的是,虽说写的不怎么样,至少还是写出来了。
不过在日更的二十多天里,发现自己真的是常常词穷,只会用一些,因为…所以,后来,那个,第一人称,只是无奈自己看的书也不少,也没能学到一星半点。
自己记录着这二十多天的日常,吐槽弟弟和回忆过往的最多,觉得自己都快变成祥林嫂了。
学习鲁迅的文章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那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的女人。在她失去丈夫和孩子之后,一遍遍向别人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是,别人刚听一遍的时候,也许会对你起一些怜悯之心。可时间久了,便不会了。有可能还会当成疯婆子。而你却在诉说里痛苦着回忆着一遍又一遍。
当然,我没有丈夫还孩子,换位想之,可以痛苦,可以伤心一段时间,但那不是向别人乞讨的武器。也不是一辈子生存的饭碗。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好好振作起来,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也会有人说,那是因为,年代不同了,思想觉悟也不同。
其实不是的,母亲和祥林嫂的情况很相似,母亲比她幸运,母亲还有我们,母亲失去父亲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也是逢人就说,没有了父亲,孩子还小,让别人可怜同情的话。
自己最看不起的便是这样的人,人可以穷,但不能没有骨气。
我们有手有脚,可以努力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什么一定要可怜给别人看?这个世界上谁都陪不了谁一辈子,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来的时候要坦然接受和面对。
并不是说,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才这样说,在当时学那篇课文的时候就萌生那样的想法,可惜的是,母亲从小教会了我独立,坚强,却没有教会自己坚强。
所以有的时候,在清楚的认识到一件事在说了很多遍之后,立刻停止,好好想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并且不再提起此事。
好像跑的有点偏,不管怎样这便是自己要说的话。
日更,会坚持下去的,毕竟没有一次就成功的结果,就算有,也是奇迹。我不相信幸运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写作还是需要依靠日积月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