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实验小学 王汉丽
上学期读了 李希贵校长的《新学校十讲》和《学校转型》两本书,深受启发,谈如下几点个人体会。
一、期待小班化教学
十一学校取消了行政班级制,可是这项改革在目前阶段,因为教师、家长、整体社会水平的限制,恐怕还无法五莲生根发芽。但是小班化教学确是近期就可以实现的另一个减弱班级制部分弱点的手段。
在小学阶段,教师用于维持课堂秩序、管理学生行为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超过用于实际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而小班化教学能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小班教学使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加,课堂纪律问题明显减少,教师用于管理课堂秩序的时间减少,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减弱,更易于学生接受和营造柔和的课堂氛围;其次,每一位学生得到老师关注、对话和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加,小班教学使教师更容易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对话,拉近了教师与每一位学生的关系;再者,小班教学不仅使教师能够更加关心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所关心的问题,对学生个体需要更加了解,并且能够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做出及时的应答,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得到教师及时应答和反馈的学生,情感愉悦,与教师的关系更加亲密,师生关系自然也在其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另外,小班教学使学生的课堂投入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提升,使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维持。
二、希望走进每一位学生心灵深处
有人说,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实施个别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位学生,关注和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足迹。过去,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他因素是被成绩拉进了我们的视野。现在,当我们追求分数之外的东西时,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既包括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学习品质,也包括他的学习需求等学习现状,还包括他的家庭关系、成长经历等社会需求,还有每一位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如数家珍,且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谈何容易!我们按照行政组织的构架,把学生划分在一个个班里进行管理,管理过度而教育不足的状况就时常会出现,当我们扮演警察的威严角色时,在威严的“大棒”面前,每一个人首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于是,孩子们表面上变得很乖,而内心想的到底是什么,却再也没有人追问。我们就这样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规规矩矩的孩子送出了校门,任由他们在社会上释放自我,教育也因此失去了绝佳的机会。
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他们说的话来自于他们的内心,他们做起事来不必分人前人后,他们的思想随处可以自由而真实地表达。这些真实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恰恰如此,也才有了教育的机会。在真实的学生面前,教育可以寻到真正的起点;在真实的学生面前,教育可以在每一分耕耘里有着相应的收获,即使这份真实的耕耘远比过去辛劳;在真实的学生面前,方能锻出教育智慧的利剑。
然而,要想让真实的学生出现在校园里,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师生平等的校园氛围。尊重、包容、倾听弥漫在课堂里,爱、帮助、欣赏在校园内绽放,以最少的管理和最小的行政权利推动着教育的巨轮,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姗姗现身,真实的学生才会放飞在校园。
三、建立个性化的家校沟通
家长是学生成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力。个性化教育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同时,无疑也要落实到每一位家长身上。
目前我校已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热情,例如二年级学生参加由家委会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人均达4.2次,但是现阶段这种家长“参与”的有效性不强,含金量不高。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向每一位家长准确而细致地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实现个性化的家校沟通,通过家校合作,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由“背靠背”逐步到“面对面”、“肩并肩”、“手拉手”、“心连心”,真正实现家校育人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提升家长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自然能更好的为孩子的发展助力,为学校教育服务。
四、找到每一位学生的动力点。学生的内动力深埋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不会自己产生,要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他们的动力机制。启动每位学生的内动力,要通过个别教育实施。不同的学生,内动力的启动时机和敏感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需要借助外力:这个孩子不听我的,但他有可能听另一个老师的;这个孩子不听家长的,可能听他同伴的,或者听他崇拜的那个人的。学科教师要帮助每位学生找到这些力量。
五、学校要在传承创新中不断发展。李希贵校长在肯定北京十一学校过去二十年取得的成绩,继承和发扬学校发展史上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谋划未来,将十一学校发展推上又一个辉煌。基层单位的管理亦应如此,班级、年级更换管理者先盘点过去,再谋划未来。
六、在自我诊断中不断提升。 “研究”是《新学校十讲》的重要关键词。他的每一讲中都出现了学校还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可以如何改进等,我们应该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有问题不怕,怕就怕不敢面对,那样问题会越积越多。所以我们要正视学校的主要矛盾或是主要问题,敢于正视自己的痛或病,然后制定有效的行动指南,在行动中不断理清思路不断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