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读了几本大人的童话。
提到童话,总是不自觉地想到孩子,似乎孩子是童话的专属受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童话”的定义也同样传达出此意,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等编写而成,适于儿童看的故事。浅显生动,富于幻想和夸张,多拟人化描写,以适合儿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达到教育的目的。儿童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童话唯一的受众。
但果真如此吗?《大人心理童话》这本书里讲到,在最初,童话是由成年人讲给成年人听的故事,口口相传,它传递的是成年人的愿望、恐惧和智慧,而不是儿童的。所以,童话在最初,是成年人专属。后来随着识字率的提高,人们文化水平的逐步增长,成年人对童话故事产生鄙夷之情,这些故事可以满足村夫小儿,却糊弄不了受过教育的成年人,这样,童话渐渐淡出成年人的圈子,成为儿童专属。
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的成年人在成年之后依旧保留着读童话故事的喜好,如萧伯纳、c.s.刘易斯等人,他们直到中年才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
那么何为大人的童话?《大人心理童话》这本书给出解释为:从中年人视角出发,用一种类似童话的方法,颇有趣味的向我们展示大人心中的世界。这便是大人的童话了。
生理上的成年并不意味着心智上的成熟,大人的童话更像是揭示成年人的内心发展秘密,“一个孩子是怎样看着周遭的世界按照成人的逻辑来展开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大人的无奈与迷茫。
但同时,大人心智水平的提高不可否认,这使得大人的童话不得以太不切实际,公主和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显然不适用于,不然也不会生发出“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这样的感叹。
而大人的童话里很常见的,往往是一些并不贪婪却失去了魔法、努力生活却不得好报等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这种在儿童看来颇显残忍的情节,在成年人看来,却是可以接受并理解的。例如,一对勤勤恳恳砍柴的夫妇却经常被天使偷走砍过的柴;赠予礼物来报答精灵的鞋匠从此便失去了精灵的帮助;发现妻子仙鹤身份的丈夫因此失去了妻子……当然故事的走向和背景在这里我们暂且不提,单看这些残忍的描述,也可猜测一二。
前面我们说到,儿童的童话是为了教育儿童,其实,大人的童话也是如此。大人在社会中生活,往往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去自省的能力,而此刻,大人的童话显得尤为重要,它通常以一个极为轻松的气氛开始,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始聆听一段故事,而故事则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
这便是大人的童话了,与儿童童话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但相同点,都是想要让人们在其中学到些什么,繁杂的生活中,读一读这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童话故事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