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你来啦。我是名萌茶茶,古法炭焙手工茶传承人。
以卖茶为主,码字为乐。在这里,每天都会记录,关于我们与茶的故事点滴。
欢迎关注。或许,有一天,你的故事也会在这里...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关于我和一个九岁男孩之间的战争。
夜晚十点,等娃收拾好作业,整理好书包,上床睡觉,帮娃掖好被子,关灯。
走出他房间那一霎,紧绷的神经顿时松了下来,整个人能量耗尽,颓了。
“来来来,喝杯茶,消消气。”爱人一边笑着,一边给倒了一杯茶。
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接过茶来,仰头痛饮。这个时候,似乎也一杯茶,能解我烦忧。
自娃开学,陪娃写作业以来,三十多岁的老母亲,脸上竟长出了青春痘,可见这个过程内心的煎熬,这火不仅攻心,还攻脸。
这个世界上,最最残酷、残忍和惨无人道的,让人感受到无比煎熬的,莫过于陪娃写作业。
不仅所有陪过娃写作业的老母亲深有体会,连小岳岳也是难逃其中。你用相声逗笑了很多人,可是,你也不能用它逗笑陪娃写作业娃的你自己。
从娃放学踏入家门的那一刻,你就如临大敌。
全身上下的神经不自觉地绷紧,心是纠着的,心跳加速。不管你当下正在做什么,你的心思,就全在“他今天是否能完成作业”疑问上。
你开始被内外夹攻。对内,你得和你心里冒出的一千遍想把他往死里打的想法作斗争;对外,你要与娃和他的作业展开入拉锯战。
先是哄:“宝贝回来啦?宝贝今天上学开心吗?”
不管娃回答的是什么,你的下一句一定就是:“那宝贝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呀?你预计多久能完成。”
娃说:“妈,放心,今天作业不多,我一定可以很快就完成。”
“哦!那就好,妈妈相信你。”可你随即又会立即问上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呀?”
“我休息一下就去写了。”娃似乎每次都是这样回答。
“好呀,那你休息一下。来,喝杯茶,吃点点心,然后咱们就开始哦。”
一会儿过去了,再一会儿也过去了。娃就坐在那里,数着手指头、盯着哪个点发呆,眼光涣散,呆滞。你一他看就知道,他没有想要开始的样子。
这时,老母亲内心开始风起云涌。压住自己的情绪:"宝贝,你看,时间过了半个小时了哦,想不想今晚快点写完作业,然后尽情玩,放松“。
“想!妈妈,那我去写作业罗。”
“宝贝真棒!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你把你会的先完成,不会做的留着,一会儿妈妈再来帮你讲解。“
“好的,妈妈。”娃坐到写字桌前,答得特是干脆。
十分钟过去了... 再十分钟过去了...
看着他,如磐石般坚定地坐着,发呆,面前的作业,除了日期写上,其他,一个字都没有。
老母亲不禁怒火中烧,深吸呼一口气,硬是把火压了下去:“宝贝,把注意力放在作业上,来,开始了哦。”
"哦,好的,妈妈,我现在就写。"低头开始抄写。
不到一分钟,他开始挠头,一只手写字,另一只手开始抓桌面的笔盒,身子,越写越往下趴。
老母亲继续深呼吸,颤抖着声音:"来,坐好,坐好了才有精神。”
“哦!娃抬起头看你,那眼神就像没有魂魄一样。”
看他挺挺身板,佯装很认真的样子,而笔落在纸上哪个位置,他也不知道。
看着眼前这个孩子:眼光呆滞、握笔无力,身子倾斜,字迹潦草...
老母亲内心无数遍地升起想一巴掌拍死他的念头。
可回头一想:亲生的,自己亲生的。不能打,打了他就更怕写作业了。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时钟每跳一秒,都如一块重重的石头,砸在老母亲的心头。
一转眼,到了晚上八点,词语还没抄完。
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区区几十个字,几分钟就能写完的事情,孩子一拖可以一个多小时。
好不容易把词语写完,接下来阅读理解,所有的横线,都是空白。理由很简单:我不会。
完全崩溃!大声斥责:“为什么不会?是真不会,还是不想写?你一天到晚去上学,到底听了什么?学了什么?”
积压了几个小时的怒火,如火山般爆发,一发不可收拾。
失控的老母亲,冲着孩子大声咆哮,俨然没有了外面表现出来温柔,优雅。
这一刻,她如同疯子。
娃呆呆地看着!冻住了。
这时,娃无辜的眼神,像一道光,击中老母亲的心。她如梦初醒,悔悟万分。抱着孩子,跟他道歉。
给娃擦干眼泪,陪娃整理好情绪,继续鼓励他。
坐在娃的身旁,老母亲手握着书,却也看不进去。抬头望向窗外,夜色如水,内心却是五味杂陈。
在万家灯火中,又有多少的家庭,正在上演着和我家一样“作业战争”呢?
问自己:娃学习没有动力,作业完不成。如果不论好坏,你会从哪些角度去看待?
想一想,娃最需要你陪伴的时候,最需要你支持他的时候,你去哪里了?
你在加班、你在出差、你在创业、你给别人培训、你去演讲,你去分享,你把你的的耐心,把你的热情,都给了外面,你的耐心给了别人。
你对自己的娃,你真的有耐下心来,去好好地陪伴,支持他吗?
娃有自己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节奏,为什么你一定要让他端坐在书桌前,认真写完作业,才叫学习?
强迫娃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的背后,你自己的内心,有着怎样的需求?又有着怎样的恐惧?
从另一个角度看,你一直要娃快快完成作业,快快睡觉,你什么都要快,快到灵魂都跟不上脚步了。这个时候,娃的慢,对你,是否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提醒和修练?
想到最后,豁然开朗,需要成长的,是老母亲自己呀。
自已成长了,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成长。
好了,老母亲要自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