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其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法则,从中心向边缘法则,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记忆从机械记忆到意义既发展,注意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发展情感,从一般情感到高级情感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品德思想的发展,都应该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千万不可以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比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特点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而到了青年时期,人的认识能力才开始以抽象概念为基础,逻辑思维才成为人的认识能力的重要特点。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的进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还应注意各个阶段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身心发展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三、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错中复杂的过程,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出时快时慢,有早有迟的特点,主要是在同一个方面的发展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不均衡,比如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是两个增长的高峰期,而成年的身高停止了增长。儿童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五至第十个月之间,其后又经历了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四五岁之间,另一个在十三四岁之间。大脑各区之间成熟也有先后之分,先是运动区在到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四个区的神经系统。还有同一个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比如人的生理成熟以性机制,性机能成熟为标志,一般是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再签,生殖系统成熟在后现代女性的性陈述一般自十二三岁开始至16至18岁止,男性比女性的起始年龄推迟二到三年。心理上的成熟则以独立思考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一般是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在后,个体社会性方面的成熟,以独立承担社会,职业和家庭的义务为标志。
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助于明确儿童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是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相适应,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谓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如研究者通常认为,二到三岁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期,四到五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从十岁以前开始,学习乐器在五岁左右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