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愤怒,想骂人。又一个垃圾父母的典型。
这是1月5号的一则新闻,西安不到4岁的孩子泡温泉溺亡,孩子的母亲就在旁边看手机,对孩子遇险遇难浑然不知。我也是个母亲,每次看到关于孩子什么意外的事情就很痛心。但像这种因为看护人的不负责任而导致孩子受伤害的事情除了让我很痛心,还很愤怒。什么垃圾父母,既然不能好好养,为何要生下他?
可怜的孩子,他花了三分钟,拼了全身力气去呼唤亲爱的妈妈:妈妈,看我!妈妈,救我!可他的妈妈,三分钟没有看儿子一眼,她在看什么,她在看手机。三分钟有多长?三分钟,能听一首歌,看两则新闻,聊几句QQ,点几个赞。新闻刚看了个头儿,聊天刚打了个招呼,三分钟,一眨眼儿的功夫。可对于这个小朋友来讲,三分钟却是无尽的漫长,长到了永远,长到了生与死。
曾几何时,手机跟儿童意外伤亡,儿童走失联系在了一起。我已经记不清看过、听过多少相关的消息了。母亲或者父亲边看护孩子,边玩手机,等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孩子不见了,或者孩子弄倒了暖瓶烫伤了,孩子从窗户掉下去了……每一次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可为什么类似事情还在发生呢?事后,当事人往往还很委屈,辩解道:我只看了一眼手机,他就……
就一眼?大家知道这一眼是多长时间吗?心理学上有一个“时间知觉”的概念,指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我们都体会过这样一种现象:当专注于某件事或者某个东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小时甚至一个上午一眨眼就过去了。这种现象就可以用时间知觉来解释。心理学家发现,用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与人自己估计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当你专注的看手机时,你的“一眼”,可能已经三分钟、十分钟都过去了。而在这“一眼”里,可能会发生无数个可能。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段时间在医院自己亲眼看到的一件事情。我和另外一对母子都坐在医生诊室外面的长椅上候诊。小男孩两、三岁的样子,根本坐不住,刚呆了没几分钟就站起来要走。年轻的母亲一直低头看手机。孩子嘴里叫着“妈妈,走。妈妈,走。”不停的拉扯母亲。母亲岿然不动,拉拉扯扯持续了好长时间。孩子放弃了,撒开妈妈的手自己玩去了。走廊里虽不十分拥挤,但也来来往往不少人。孩子小小的身子好几次都差点被匆忙的人们撞倒。我看了下表,整个过程已经持续10分钟了,这个母亲一直一眼都没看孩子,她还沉迷于手机世界里。孩子越走越远,眼看就要拐过走廊,走出我的视线了。我看得着急,站起身准备提醒一下那位母亲。这时候她突然抬起头来了,这才发现孩子已不在跟前。慌乱中左顾右盼,最后一眼看见走廊尽头玩耍的孩子才松了一口气。她朝孩子快步走过去,我在心里想:活该着急,看你以后还看不看手机。我还没想完这句话,只听见啪的一声,这位母亲一巴掌打在孩子的屁股上,“瞎窜什么,一点儿不让人省心,没看我正忙着了吗?”男孩哇的一声大哭出来。
天哪,尽然有这样的人!她自己光顾玩手机,玩得都已经忘了还有个孩子在身边。是她的疏忽让孩子几次置于被人撞倒,被坏人拐走的险地,可她不但不知错,还打了孩子,说孩子不省心。当时我就想:哪有这样子当妈的,这一定是后妈!简直是垃圾父母!
也许这位母亲确实很忙。可能为了生活,她有网店需要打理,有重要客户需要维护,有重要的邮件要回复,有重要的网络课程正在开讲……可是,和孩子比起来,这些又算个什么呢?就像文章开头,新闻里的孩子不在了,作为父母,再怎么努力工作,积极充电学习,努力挣钱,都还有意义吗?
手机、网络这些由科技进步带来的东西,其初衷是让世界距离更近,让人心靠得更紧。他们只是工具,手机搁那儿就是一堆废铁,网络晾那儿就是一堆程序代码。可就这一堆废铁和代码,魅力实在太大。人们走路看,吃饭看,睡觉看,洗澡看,上厕所看,站着看,坐着看,躺着看,蹲着看。人可以没有同伴,但不能没有手机和网络。开心了找手机分享,失落了找手机倾述,迷茫了找手机指点,无聊了找手机哄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人与人之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说好的初衷呢?
而现在,正在看手机的孩子他爹、孩子他娘,都抬起头来吧,你那专注的“一眼”已经不仅仅是让身边的人被冷落了,有可能这“一眼”会是生命的代价。眼前那个小小人儿才是大家应该专注的对象。
请放下手机,做合格父母,不做垃圾父母!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