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晚上20:00饭后玩耍消神的时间结束了,一家三口准备上楼,按约定在20:00-21:00点是练琴时间。
这时候爸爸提出来自己还要继续在楼下遛弯散步,爸爸是在19: 40分下楼的,陪孩子时间只有十几分钟而已,女儿觉得跟爸爸一天亲昵的时间还不够,就希望爸爸先不要散步,陪她练一会琴,爸爸还是执意要在楼下遛弯……
我说话了,“孩子一天没见到你,他希望你陪她一会,你散步的时间可以改在陪她练琴后”。我们彼此争论了会,后来爸爸还是妥协了。
进房后,女儿准备练琴,这时候提到谁来陪我呢?还没等她做出选择,我提议:“当然是爸爸妈妈一起啦,来,老李一起进房间欣赏”。
话音刚落,女儿发自内心的说出自己此时的感受说:“妈妈,我觉得你们特别尊重我”。
这一句话,拉开了话匣,女儿说:“弹琴之前我们聊10分钟行不,我有个观点想分享”。我们同意了。
2
孩子给我们讲起一个小故事,是她在上舞蹈课时观察到的。小莹莹是她的舞蹈课上同学,小女孩是很努力的,但是女儿经常看到她的妈妈这样做,她描述了几个场景:
跳舞途中,经常推开门,会把水杯送进来,还顺便说一句,杯子在这,你怎么老忘记呢?小莹莹的妈妈每次课上都会在门外观察孩子们上课,一到下课的时候,就会挑小莹莹的各种毛病,“你看看你,动作也不标准,也不是很熟练。看看人家某某……”女儿经常听到这位妈妈这样跟莹莹对话,有一次下课后,我女儿主动走进莹莹妈妈面前,微笑着说:“今天莹莹表现可好了”;
莹莹妈妈说:“我看不行,跟你们比还差一些”;
女儿说:“阿姨,但是莹莹今天压腿很好,她的腿可是比我软呢”
莹莹妈妈所:“是吗,还真进步了呢”;
不一会,莹莹出来了,开心的走向妈妈,还没等莹莹开口,妈妈又说:“你看看人家琳琳,多会说话,各方面都那么好”;
我女儿在一旁内心想:“阿姨怎么这样呢?怎么又去比较呢”?
说到这,女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我感觉阿姨还是没有发自内心的肯定莹莹今天的表现”。还说这个阿姨真是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她的女儿很好啊,为什么她就看不到呢?…
3
说着说着,孩子转过身去开始弹琴,我和爸爸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
看着她的背影,我一边听一边陷入思考,一直以来,我都是在“欣赏着我的孩子”,无论她做什么,做的好与坏,我都会先肯定她,然后再给出修正的建议。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一直认为我的孩子是最棒的,所以她现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非常自信,她自信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个接触过她的人。可以与身边的人瞬间打成一片,抛出各种交流的话题。
晚上她睡熟了,我在一旁静静的“欣赏”她的面庞,我觉得她在有母亲陪伴后熟睡的样子很美丽,很温馨。
回想刚才的话题,父母与孩子相处中需要更多“欣赏和尊重”,比如我们非常尊重她提出来的意见和想法,习惯性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满足她提出的要求,他获得了尊重,由此而对父母亲更加敬重。
孩子很容易按规则处理事情,比如要求她每一个时间段做什么,完全按照计划执行她的小任务,她都严格遵守;不能吃什么,知道后就不会再提要求。她似乎一直是叔叔阿姨口中那个“别人家听话的孩子”。
早上送她上学,我还沉浸在昨天的意境中,在电梯短暂的一分钟内,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依旧还是用欣赏的眼神看着他,并且跟孩子亲口说:“妈妈一直非常的欣赏你,你是我和爸爸最优秀的作品,你更像我们的大玩具”。说着我们笑笑,便分开了......
我觉得这就是父母给予她的爱,而这份爱不是盲目的,而是出于“欣赏”和“尊重”。孩子在这份礼遇中变得美好,是真正的向父母期待的样子在成长。
孩子是用来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