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牛蛙外公的社会地位和老教授一辈子坚守的教育理念是不是我们这些处于社会中流层级而非中产阶级的父母的梦寐? 教授级別的资职,拥有一线城市里的优越,吃穿住行的丰盛,再加上引以为荣的女儿女婿有着丰厚的文化学历为底蕴,这样的家庭在中国这片大地上能让数以亿计的家庭羡慕。可就是这样一个引以为傲的家庭却早早植入了一种叫做病态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当今社会有人呐喊,教育的本质是回归自己。可是洪水猛兽般的事实却不是一个教授家庭的特权,而是当今社会以及家庭教育现状下的一个缩影。孩子选择了用挤眉弄眼等外在形式来表达自己幼小心灵的无助与无力感,并试图通过努力让自己来换取一家人引以为荣的骄傲后,整个家庭却陷入了一种恐慌。这位坚强的教授在历经一生的骄傲后,却面临了人生的最后一次重大课题,教育怎么了?在他被无情而又悲哀的事实深深刺痛后,以犀利的言词、勇敢的态度把自己的真知灼见警示于家人们以期反思。
幼小的孩子之所以还不知道选择当今时尚的自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无力感,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还体会不到什么是绝望。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不喜欢的事体验久了让自己产生了恐惧。恐惧的结果就是逃避和抗拒,因为潜意识里有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听话乖巧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表象。自以为坚强的成人世界里,我们何尝不是把最好的一面表现给他人博得一爱?亲爱的朋友们,咱们真的有那么坚强吗?停下来歇一歇,允许自己缓一缓就那么难吗?示弱不是懦弱,平凡不是错误。我们不是变形金刚,别把孩子当成斗士。
全家人同心协力为年幼的孩子早早设计了一条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成长路线,可谓是康庄大道上甚至一路闪着金光的模式会让多少家庭自愧不如、自惭形愧。当然这样的设计自然有它的资源优势,有它实施的可行性,也基本不太可能是社会底层人群的能力所企及的。任何时候天时、地利、人和永远在这个社会中有规则的运行着,谁都不能违背。如果这位孩子如邻居家孩子一样順利走进上海的发着耀眼光芒的金字塔教育机构,可能一家人都会沉浸在自己的教育硕果中。我们读不到这篇能引起无数父母深思的文章,同样也不懂孩子的世界里有一种不喜欢叫抗拒和逃避。他们只想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没有别的,他们的目的甚至很简单,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茁状,当我们剥夺他们体验快乐和幸福以及拥抱爱与被爱的权利的同时,人性中残缺的一面定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体现。通过努力获得自己喜欢的果实真的没有错误,错误的是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感知不明了却使劲的争取很多是我们不喜欢的体验,岂不知乐享其中才会成就一方心的净土。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给了我们这个社会,教育,特別是父母当记一个耳光。我们就像一只只泡在温水里的青蛙,知觉被一点点麻木。美其名曰,为了下一代更好地成长。怎样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同的社会阶层,不一样的受教育环境,以及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都会以不同的视角身体历行地付足于下一代的培养与成长之中。小到牛蛙,大到牛妈牛爸牛祖宗,乐此不疲,直到身心憔粹到不甘躺下。这辈子争取的是什么?如果让你拥有都市里的富足和隐居深山的乐享自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你选择什么?
吃不着葡萄时,你能安然的选择吃山楂吗?当我们矮到一辈子都够不到葡萄时,你接受现实了吗?穷其一生的梦想有时会吸干我们的血,直到最后直剩下一幅皮囊。我认为至少吃山楂时的安然还会滋养我们枯竭的心。人们常说财富、荣誉、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多数人在疲于奔命时,缺忘了曾经的初忠只是用心体验人生中旅途的风景。
这个社会怎么了?人心的畸形终成病态,病态必然崩溃到死。我们学会了尊重了别人,却从不肯接受自己,更不敢放纵自己的真实。宁可成就別人,却活不出自己。以欢喜心做喜欢的事,我想是太多人心底的向往吧?可欢喜心从哪来,一路的负重被竞争压垮。就连最优秀人一路走来都被鸡汤灌得斗志昂扬,我们除了崇拜、羡慕嫉妒恨,有时我们都惭愧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试问我们这么不优秀,还敢爱自己吗?从小我们一直被妈妈警告,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在学校我们争做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单位我们鸡血式的付出只为让领导欣赏,同事崇拜。活出自己好像是在世外桃源的人们才会有的境界。
残酷有时真的不是现实而是面对现实的态度,接受远比对抗现实更能理性地看到它的表象和实质,作出更付合自己真实的选择。我们远不会倾听自已内心的声音,却总喜欢被外界选择和认可。好像也只有那样的模式错觉的以为就是自己。世界的表象之所以能迷惑我们,是因为我们被牵着走惯了,听不到心的声音。一度以为走错了会被不喜欢直至我们坚决不允许走错了。没有人愿意在挫折面前欣然接受它背合赐予人的礼物,只会时常感慨自己的不幸,可怜自己的可怜。
茫茫宇宙、冥冥之中,没有过不去的坎,这是老天的设定。带走了一生的体验,却带不走身外的财富。教育是什么?接近灵魂的真实,剥去世俗的外衣,丢掉心规的标签,接纳真实的自己,爱上不完美的我。影响他人,照见自己。做喜欢的事,乐享其中,服务他人。大同世界,大爱习习。
即使再好的成绩,再辉煌的成就,再高的地位,有时真的是满足了外衣,却远离了自己。每个人心中的梦,潜意识里最清晰。可是我们就是不想把未来交给自己,怕的东西太多,承担责任永远只想是別人的事。岂不知走错路成就正确的选择,从挫折中来到成功中去。亲爱的,怕什么?爱上不优秀的自己上帝允许,喜欢不完美的他人老天鼓励。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教育的神圣之处就是经常审视自己,洞察自己的精神领域是否最接近真实的自我。尊重,应许,接纳孩子完美的天性,他们童真的世界里什么都不缺,只是我们残忍地一次次夺走了他们与生具来就有的自性圆满,而让他们变得残缺起来,终于又变成了自己都厌倦的那个“我”。社会、家庭需要的是自爱和爱他的有着健全人格的人来互助和谐,而自私自利永远都是满足自我虚荣以后的复制。
“事事有选择,时时有回转。的确每个人的人生该活成精彩故事,而不是励志故事。一个家庭传承的终极家学,就是让下一代,比我们更能接近真实的自己。我们所积累的所有财富与资源,并不是要全部交给他,而是让他在这一切的对照之中,比我们能更快的洞察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虚掷时光与人生”。老教授最后对教育的反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今教育的弊端。希望今后的父母能避开雷区还孩子一个自己的童年,让他们有能力把未来还原成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