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越大感情越少
我不是说这个世界没有友情,而是通过实际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当你的社会地位越高时,你的朋友数量也越来越多,你们之间的“人情味”和感情浓度却越来越淡,更多的是利益上的捆绑,而不是君子之交了。
在富豪俱乐部和你的公司管理层中,你能发现友情的存在吗?
在涉及几十亿美元的商业谈判和资源交易时,你能看到其中有友情的影子吗?
没有,有的只是利益的交换、工具的互换,还有权力与财富的结盟。
北京有一位富商的孩子在美国毕业后,准备回国接手父业做生意,回国之前向我请教在创业之初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问题。他问我:“我在学校交到了一些很好的朋友,我在国内还有一些发小,我们的关系实在不赖。他们也都有理想、有计划,愿意跟我承担许多风险,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借助自己的朋友资源,迈出第一步?”
对于人脉交际来说,他的想法是正确的。有朋友为何不用呢?任何成功者的创业都是成功于某种人脉资源的平台。但是,如何处理自己的人脉关系,可能才是更重要的智慧。
因此我对他说:“无论怎样,你都要恪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跟任何一个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是事事交心,把全部的底牌亮给对方,一厢情愿地把对方当作你的朋友。做生意的固然离不开朋友,但如果别人在与你的交往中总是得不到好处,你就会慢慢地发现,你的朋友越来越少了。”
这个社会中,友情与利益是共存的,没利益也就没有交情,交情是有了利益来往才产生的一种“联络的借口”;而有了友情,则一定会有利益的共存,比如互相帮助,介绍机会,经济的来往,大事小事的帮忙,等等。友情在利益中产生,利益又能创造出友情。
这当然不是我们倡导的人生观,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生态,每个人都在本能地执行这样的价值观。你想融入这个社会,就得了解这个信息,并且去精通一些处理友情和利益的方法。
明朝有一个官员,他在初中乡试时,是当地有名的文士,为人豪爽,朋友众多,而且也很照顾亲戚。但到最后他一路爬升,当了大官,进了京城,受到了皇帝的重用,反而跟当初那些发小和亲友断绝了关系,只是每隔几年回家探一次双亲。有求他帮忙的,他均拒之门外,一概不见。当年的朋友,就这样变成了陌路人。
社会尤其是职场上的朋友定律,就是如此,名利场没有朋友和亲情,只有权力和利益。一个人每升一级,人情味就会减一分;位置越高,越没人情味,有的只是利益了。人情之于权力,就像添水的酒。权力越大,添的水就越多,人情味就越稀薄无味,直到一点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人爬到了很高的位置,他更重视的将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人情。对他来说,人情就成了一个包袱,反而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反过来理解,就会发现,一个人想往上爬,初期要靠人情。而当他爬到一定的高度时,人情就成了绊脚石。他就要调整思路,抛开人情,只论利益。
第一,位置越高,求他办事的人就越多,如果还是很注重人情,那他就有摆不脱的麻烦,容易让对手抓住自己的一些见不得光的把柄。
不少掌握权柄的人,都是栽在了人情上,就像“朋友定律”讲的,不怕能力平庸,就怕朋友太多,剪不断理还乱,尤其再欠上人情债,就让人抓住了把柄。到时这些拿着“人情债”来求你办事的,你不好意思推托,犹豫之中,就踏出了犯罪的第一步。所以一旦到了很高的位置,明智之举便是挥刀斩“情丝”,让自己变得铁石心肠,不要“为情所困”,别受亲朋好友的影响,一切以利益和法规为导向,才能保得位置长久,安全无忧。
第二,权高位重之人,他们之间是利益的纽带,你死我活,要么是盟友,要么是敌人,绝对没有人情的存在空间。
张居正在成为万历首辅之前,一直是受徐阶和高拱的提拔保护的。他们联手对付严嵩父子,是坚不可摧的盟友,亦是师友关系,其情之浓,不亚于周公共和时的两位国公,他们既是工作关系,私下友情也很浓厚。
但当严氏倒台,高拱成为首辅之后,高张二人的关系就起了微妙的变化,从盟友慢慢转化成了政敌。张居正在太监冯保的帮助下,从高拱手中夺得了首辅的位置,一跃成为了大明朝的掌舵人。在这个过程中,可有人情可讲?完全没有,谁若顾及当年联手对敌的情谊,对对方心慈手软,恐怕谁就会一败涂地。
职场就是这样,以利益为纽带,利益联系着每一个人。关系既复杂又单纯,复杂到可以笑里藏刀,今天是盟友,明天是敌人。无他,都是利益在作祟,每个人都在以利益为导向,构建自己的关系。
那么人情又算什么?在职场中,人情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是人们用来笼络对方的工具。而当人们的地位越来越高时,就会公开地撇去人情世故,只有唯利是图和“唯权是图”了。人情关系只存在于他们与亲人之间,而且变得越来越稀薄,对他们的思维和选择起不到太多的决定作用。
职场上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综上所述,本质上就是利益,而不是朋友。一个人有20万,就想还有200万、2000万,欲望永远都不会满足。如果朋友可以为他的欲望添上一双翅膀,那么“朋友”就是好东西,越多越好;如果不能,友情在他看来,就如同一碗白水,可有可无。
信任为何这么难?
朋友难交,但是更难处;诚信难建,却很易毁。信任是凝聚力量的核心因素,但也是一种让你容易犯错的微妙感情。因此,必须十分小心我们身边的烂苹果,信任烂苹果的下场将是十分可悲的。邪恶的朋友不可交,交了就不要去冒犯,最好远远地离开他们。而且,千万不要把信任交付给那些本身就不值得你信任的人。相信我,他不但会毁掉你的好心情,还会让你从此不敢相信感情。
信任很高贵,所以很少有人真的具备这种品质。因此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一份友情建立起来很难,但是把它毁掉很容易。我相信多数人都有这种感慨:“和朋友相处了六七年,才建立成了这种深厚的友谊,多不容易啊!但因为一件小事,我们的关系就变得冷漠了,实在难以理解!”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朋友之间的信任是很难的,关系再深,也是人心隔肚皮,世上很难找到那种无条件信任、永远都不会怀疑你的朋友。
对此,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几年前,我有一位相交十几年的好朋友到美国来工作,因为他刚离婚,分了财产,变得一无所有,所以经济比较困难。到华盛顿后,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希望我能借给他一些钱。
接到电话时,我正在开会讨论一个很重要的案子。我很想帮他,但当时会议吵得厉害,眼看收拾不住。我就对他说:“等一下,半小时后我给你打回去。”挂断电话后,会议又整整吵了一个多小时,摆平工作后,我急忙拨打朋友的电话,问他需要多少钱,朋友却有些不高兴地说:“不用了,我自己想办法。”
我立刻就意识到,他误会了我。他可能等到半小时后,发现我没有回电,就以为我根本不想借钱,所以才采用这种拖延的方法,让他知难而退。这就是朋友之间的信任出了问题,说明他对我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了误解。换成许多人,可能这时就顺水推舟,这钱就不借了。但我知道,这样只会让我失去一个好朋友。
因此,我立刻开车去了他的住处,当面向他解释,然后排除了误解。第二天,我把钱送到了他的手上,又帮他联系了一位不错的房东,为他更换了更好的住址。现在,每次谈到这件事,我们都会相视一笑。他感慨地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多么亲密,其实在一些关键的时刻,还是像一张薄纸般脆弱。”
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难建——可能需要十几年才能完全建立起来,但如果你要想毁掉它,只需借用一件小事就可以做到了。因此,在社会上交朋友,与朋友相处,在这些小节方面,就需要格外注意,不要让人产生误判。
第二,你可能交到了一个假朋友。有些人因为一件小事的不快,就跟你断绝关系,甚至与你反目成仇,想办法报复你。这只能说明你交到了一个伪君子、小人,他们是朋友中的烂苹果。
为大唐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得心应手,而且在待人处世方面也是高手。郭子仪与人打交道的秘诀就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大功并且身居高位的郭子仪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来更加小心。有一次,郭子仪生病卧床,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相貌奇丑,生就一副铁青脸,脸形宽短,鼻子扁平,两个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世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这副尊容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通报,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他独自一人招呼。卢杞走后,姬妾们又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您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
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记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郭子仪对卢杞这人太了解了,所以在与他打交道时便加倍小心。
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没有动他一根毫毛。
郭子仪的精明老到,由此可见一斑。在本性邪恶的人面前,不能不多长点心眼,即使有再多的不屑和不满,也不能当面表现出来。须知,得罪一个为人光明磊落、胸襟宽广的君子事小,得罪气量极小、报复欲望奇强的恶人就事大了。
那些邪恶的人可能会因为你的冒犯而怀恨在心,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将圆瞪双目地盯牢你,动用各种手段来算计你。
利益决定了他是不是你的朋友
春风得意,真朋友和假朋友一起来祝贺,其中有希望可以捞到一杯羹的,也有假意逢迎的。落马的时候,只有真朋友陪在身边,分羹的唯恐被殃及卷入其中,早跑得无影无踪,假意逢迎的则变成了落井下石的家伙。
现在想交到一个朋友确实很难,交真正的朋友更是难上加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们大多把朋友当作工具,当作一种功利资源,是有需要时可以求助的人,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纯粹的精神需求。而且你会发现,一个人的职位越高,朋友就越少;地位达到最高时,可能你的身边一个朋友都没了,即使以前的真朋友,也因为你的变化太大,而离你远去;趋近你的,围着你转的,不是小人,就是想通过你得到源源不断的利益的人。
这些人对你曲意逢迎,鞍前马后忙得不亦乐乎,但只要你一落马,他们立刻如同树倒猢狲散,跑得无影无踪。最后留下来的那个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这就是朋友在社会上很现实的体现。
你也许现在觉得自己朋友遍布天下,那是因为你正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财富和地位保证了你的友情库是充盈的。但是有朝一日,你失去了拥有的这些财富和地位呢?那时你可以看看,自己真正的朋友到底有多少。
有一位中年男子,曾在电视节目中诉说自己的经历。十几年前,他从事保健品的营销工作,在圈子里算是不大不小的富翁级别的人物。那时,他的通讯录有两个厚厚的本子,还有上千个手机号码,朋友多得他都记不清名字,他经常与各种人外出消费,喝酒唱歌。他对于自己的“交际能力”很自豪:“你看我,朋友这么多!谁能像我一样?”
后来他的生意突然出了问题,不但转眼之间就血本无归,他还欠了巨额的银行债务。银行的催款电话像追魂铃一样搅得他夜不能寐。他自尊心很强,即使这样他也没想过要去开口求人,直到他实在熬不住了,终于涨红着脸打电话向朋友艰难地开口借钱。
但是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借来借去,竟然一分钱都没有借到!电话那头一听他的来意,不是支支吾吾,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反正理由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以前一起称兄道弟的“朋友”,好像一夜之间也变成了陌生人,有的拒接他的电话,有的甚至干脆更换了电话号码。
这位历经了沧桑的中年男人叹息着说:“我当时极为震惊,进而感到无比悲哀。我悲哀的并不是没有借到钱,而是悲哀自己这么多年对于‘朋友’这两个字的信念在瞬间就坍塌了,我感觉自己做人很失败,对生活的认识很肤浅,那种虚无与沮丧的感觉无以言表。”
他走投无路,只好厚着脸皮向老家的父母求助。结果,他的家人卖掉了房子,凑了一些钱帮他渡过了难关。直到几年前,他才重整旗鼓,又慢慢地爬了起来。
现在,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他经常为了应酬朋友而深夜不归,把自己的整个家庭都撂给妻子一个人,十分在意那些“朋友”的感受。但是现在,他除了生意上必不可少的往来,已经很少为了赴朋友之约而冷落家人了。
他说:“现在每当我听到有些人颇为自豪地说他的朋友有多少,名片得用柜子装时,我就淡淡一笑,心想他还没看透呢。”
在职场、商场,还有实际的生活中,往往都只有利益。友情是利益的装饰品,利益则是友情的基础。只有那些经历过大起大落、在逆境中打过滚的人,才会明白这个道理。
有人说,真正的朋友,一是可以随时借钱的,二是可以随时打电话的。想想看确实有道理,但在职场,这两者都靠不住,因为你春风得意时,每个人都想借给你钱,都想随时接到你的电话,一旦你出了事,情况就不同了。有钱的变成了“穷鬼”,有时间的成了“大忙人”,平时跟你熟的瞬间化为“陌路人”。到那时你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假朋友,以前的热情不过是在演戏。
因此我们才说,人与人之间有的只是利益,没有朋友关系。双方有共同的利益需要时,就会结成盟友、死党;当利益相对或者消失时,马上就会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或者冷漠无情的不相干者。
《三国演义》中,刘备跟吕布的关系一度不错,还曾经一起并肩战斗。在吕布困难时,刘备收留了他,但吕布得寸进尺,占了刘备的地盘。于是,当曹操把吕布抓住,准备砍他的脑袋时,吕布求刘备为自己说句好话,刘备把头一歪,心想这时不借别人的手除了他,日后还得披着朋友的皮干欺负人的事,不救!
自身的利益需要,决定了我们会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或者做“敌人”。在职场,很多人好得穿一条裤子,不过都是在逢场作戏。
战国时期,李斯和韩非子都是荀子的学生,搁今天这就是老同学啊!关系那肯定是不一般的。
后来韩非子到了秦国,李斯跟他相处得也不错,外人看起来,他们既是同学,又是同僚,是很坚固的盟友关系。但最后,因为在是否灭韩上的分歧,外加李斯嫉妒韩非子的才能,生怕他将自己取而代之,李斯就把韩非子给害死了。这就是典型的利益冲突改变了朋友关系的案例。
朋友到底是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拥有不错的朋友,他们与你情感相依,互相帮助。但这建立在你的生活平稳的基础上,至少你的生活没有经历太大的起伏与波动。这时,你能够提供稳定的利益——由此建立的朋友关系也通常是稳定的。因此,与其说你拥有许多朋友,不如说你和许多人建立了稳定的利益合作关系。
这样的说法虽然听起来刺耳,但总比你天真地相信“朋友与利益无关”的鬼话要强。它可以让你保持清醒,以免你掉进一些专门为你设立的陷阱中。一个人一旦被感情冲昏了头脑,就很有可能栽在对于朋友的信任上。
“请记住那个从水里把你拉上岸的人!”
我们要想看清谁是自己真正的朋友,就得在逆境中去检验,而不是在顺境中审视。一个人无比倒霉时,你看看是谁还站在他身边,和他并肩战斗,在一起承担风险,谁就是他的朋友。相反,那些总是在顺境时出现你身边、在逆境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家伙,是不值得你付出感情的。
每个人都尤其需要珍惜从水里把自己拉上岸的人,他就是你的后路,也是你可以依赖一生的朋友。那些愿意在你处于逆境时倾尽全力来帮助你的人,比在顺境时给你送钱的人重要一万倍!你要知道,在你风光发达时帮助你的人,没有承担什么风险,反而会有很好的回报;在你落入水中时过来拉你一把的人,却冒着和你一起掉下水的危险。
因此,逆境中还能和你保持友情的人,才是经得起考验的朋友。
唐代有一个官员叫许胜,他春风得意之时,前呼后拥,什么阿猫阿狗都来了。许胜的眼光当然很高了,他瞧不上那些以前读书时结识的穷哥们,对他们的态度变得很冷漠,还特意交代门房,有当年的两位穷哥们前来拜访时,就说自己不在家,别让那些人进来。他专营于巴结上司,结交权贵,一心只想往上爬。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得罪了长安的一位皇亲国戚,被夺去官职,下到大牢,被折磨得半死才被放出来。虽然被证明是冤枉的,但经此一事,同僚们再没人敢与他交往了,他的官运也就到了头。你想想,让皇家看着不爽的人,谁还会提拔他?
许胜愤郁良久,什么招都使了,眼见混不下去,只好辞官回了乡。昔日的荣光,变成了今时的落魄,老家那些前阵子还攀附他的乡绅,也装着不认识他了。只有被他拒之门外的那两位穷哥们,凑钱买了酒和肉过来看望他,不但热情如故,还劝他不要灰心,应该等待机会卷土重来。
许胜握着他们的手,痛哭流涕:“当日我还将你们挡在门外,现在才知道,我关在门外的,才是真正的宝玉!留在房内的,不过是粪土一堆啊!”
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看到,顺境时的朋友水分大,逆境时的良友才是金石。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储备几个这样的至交好友,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始终站在身边,给你强有力的支持。人在职场,狐朋狗友不能少(他们有利用的价值),君子之交亦需有(体现风度和境界),而能拉你出水的“救命友”,则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这样的朋友,才有资格在外面混!
有一位朋友对我讲过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有一次,他接到自己的一位好友赵先生的电话,开口向他借钱:“我遇上了一点急事,手头缺点钱,你能否借我5万元救一下急呢?半个月内我一定还给你。”
朋友对我说,当时他一度很犹豫,因为他与这位赵先生虽比较谈得来,平时也有一定的交往,但并不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业务上也没有联系。换句话说,他和赵先生只是君子之交,没有金钱的来往。但他思索再三,还是决定帮这个忙,于是回话道:“赵先生,我现在有事,晚一点我给你打电话吧。”半小时后,他果真回复了电话,要来了赵先生的银行账号,按其所需如数地打款过去。
一周之后,赵先生就将借款如数奉还,并请他去餐厅小坐以表谢意。在席间,赵先生对我这位朋友说:“那天你挂断我的电话说再给我回话时,我都已经完全不抱希望了,因为当时我是按照朋友关系的远近打的电话,你排到了第9个,我和前面8个人的关系比和你要亲近得多,他们是我平时的铁哥们,但让我意外的是,当我真的遇上困难时,他们一点忙都帮不上,一分钱都不借给我。我当时甚至向他们开口,说他们每人借给我1000块,合起来就有8000块了。结果呢?让我万分寒心,因为这样的请求也遭遇了拒绝。看来人只有在自己落水时,才知道什么叫作朋友。”
我这位朋友的这段经历,实在是对于“真朋友”画龙点睛的评价。我在创建公司的过程中,对此也有极深的感悟。在初期,因为资金极度缺乏,就连桌椅都是公司租来的,有时连员工的薪水都无法发齐。这时,我在自己的关系圈中显然成了一个脸上写着“我想借钱”的人,于是我发现,每当我出现在朋友聚会的场合时,总有一些人突然以各种理由早退,对我退避三舍,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就赶紧离开;有的人则换了电话号码也没有通知我,当我打他们的电话希望一起小聚时却听到了“空号”的回复。
但是,公司的第一位合伙人凯文在此时认识了我。他在一次商业宴会中通过朋友的介绍,知道了我正为资金的事发愁,就在其他人对我避之唯恐不及时,他主动把名片递给了我。在听我介绍完公司的情况后,凯文对我说:“我愿意免息借给您50万美元,您只要在3年内还给我就行了,我不收取任何回报。”
他的眼睛是真诚的。事实上,在当时看来,我甚至发现他的身上闪烁着上帝的光芒,就像一个落水的狼狈家伙就要沉入河底之际,突然被岸上的一个人抓住了求救的双手。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神圣!而且他还提出不要任何好处。我答应了凯文的帮助请求,但我拒绝了他不要利息的举动,而是邀他入伙,请他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是3年后,凯文还是把控股权还给了我——出于对我的尊重,他只收取了5%的年息。现在,我们已经是生死之交,彼此分享许多秘密信息,并会在任何时刻以任何方式帮助对方。
人们在顺境和春风得意时,朋友是很多的,但处于逆境时、掉进水里时,才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朋友不过都是披着朋友的皮,来追求利益的,想在你这里捞得一些好处,占得一些不费功夫的便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