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H
因为专业关系,平时接触了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在众多教材之中,我比较喜欢以下几本:
1.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本书是我的本科教材,后来又或详或略读过好几遍。这本书已经成了本学科的经典,其学术质量毋庸置疑。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并不太喜欢,因为每次阅读都感觉很“累”。“累”的原因,我觉得与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有关,它太抽象了,太简练了,太严肃了,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教材的风格。另外,我觉得它的观点比较“正统”,内容比较繁琐,排版也不太活泼。现在,这本书仍是我的案头参考书,但恐怕已经不会系统阅读了。
2.程光炜等著:《中国现代文学史》。
本书是我考研的参考书。当年,报考院校指定的书目是《三十年》,但在读得比较痛苦的情况下,我选择了这本书作为补充——当时还是第一版。然而到后来,它实际上已成了我备考的主教材。我觉得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三十年》的一些缺点。作者在第二版前言中说:“本教材坚持一贯的叙述风格,即不是居高临下的叙述姿态,那种带有‘教训’意味的为文风格,而是以一种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方式来展开对各种文学现象、创作和作品的细致叙述……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的同时,获得文学的美的享受。”这也是我喜欢本书的主要原因。另外,本书很多观点也是比较新颖的。
3.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上册)。
本书虽然在2013年就已出版,但我阅读时已是2017年。这是我读过的最先锋最有个性的一部“现代”文学史教材。不过本书可能不一定适合作为教科书使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对近四十年的“民国文学”,不是按照时间线索进行叙述的,而是按照不同的文学主题,将之划分成了不同的版块。我觉得这种撰史理念和方式非常值得提倡,但在目前的“教学惯例”和“考试惯例”下,可能不一定会被普遍接受。或者说,作为一部文学“史”,在对“史”的线索的呈现和梳理方面,这部书存在一定的不足。
我说过,这几年接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并不止这三本,其他著作当然也都有很多可取之处,只不过我个人最喜欢这三本。而且我相信以后一定还会有很多更有质量、更有个性、更耐读的史著出现。——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谈的只是“教材”类的著作。
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中国“当代”文学由于尚未充分建立一种或几种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学科话语,在教材编写方面可能稍显凌乱——但也可以说是更为“多元”。自选择这一专业之后,出于兴趣,闲来无事时,翻阅了十来种“当代”文学教材,对比之后,比较喜欢以下几种:
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2.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
两书皆为本学科“经典”。陈思和先生主编的《教程》,是我的大学教材,也是我最喜欢的。其对我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具有探索性或曰先锋性的文学史观,二是对文本“细读”的重视。洪子诚先生的这本文学史,特别是前半部分,我百读不厌。考研时,报考院校指定的是洪著本,但我是将这两本结合使用的。从个人角度来说,如果非要对这两本文学史有所指摘的话,我觉得是对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都论述得有点少,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都没有涉及。——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客观方面的,因为两书毕竟都初版于1999年,后来虽都有修订,但修订幅度都不大。
3.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4.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下册)。
董健、丁帆、王彬彬三位先生都是中国当代启蒙型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两本教材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当时考研初试结束,为准备复试,我在图书馆借到了《新稿》,阅读之中时时拍案叫绝。至于丁先生单独主编的《新文学史》,窃以为质量不如《新稿》。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新文学史》比较重视作家作品,这与陈思和主编的《教程》相似,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新文学史》选择的作家作品太多了,结果导致每个作家作品分析得都不够深入。但我最欣赏该书的,是它大幅压缩了1950-1970年代的文学,以此表达了对本时期文学的态度,而且对本时期那些主流文学,基本都是批判,这一点深得我心。——至于《新稿》,对1950-1970年主流文学的批判就更精彩了。
5.陈晓明著:《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陈晓明先生著《主潮》,是研究生入学之后,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推荐我们阅读的,本书最大的特色是理论性较强,内容可能有点艰深。但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读者)还是想读一本不同的文学史,重要的是好的有见解的文学史,有些深度可能并不是障碍。”因此,初学者如果能够克服畏难情绪,认真阅读,相信一定能够有很多收获。
稍微说明一点:我在提及“现当代”文学时,对“现代”和“当代”都打上了引号,那是因为我认为这两个概念现在已经存在很大问题了。
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