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是:新疆旅行,在塔什库尔干普通塔吉克族人家做客的经历。
参加完之前游记中提到的“富裕人家”的婚礼之后,我们在塔县的旅程才算是步入“正轨”:马不停蹄,第二天就联系了一个当地的塔吉克族朋友,搭他的车前往红其拉甫国门。
但没想到,这条路会这么远。
125km的行程,我们开了3个小时才到。也没有想到,在这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流传着历经千年不熄的宝贵“丝路风情”,其中就包括这个意外的小收获:
当我们的车开出大约80km的时候,司机小哥说他要在半路暂停。
我们虽不打算阻拦,但也相当疑惑:这四面茫茫的,除了雪山就是连片叶儿都不长的秃秃枯草。接近314国道终点,车外的气温成倍递减,已低至个位数,你准备穿上羽绒服干啥去?
他说:我有一个亲戚住在前面,我要去亲戚家取点东西。
我们顿时来了精神:你的亲戚也是塔吉克族吗?
是的。
那我们可以去他家做客吗?
当然可以。
[耶]
就这样,我们又拥有了一次去塔吉克族人家做客的机会。哇,好开心。
这位司机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确切来说不能用“黑”形容,而是晒得通红,就是那种特殊的“高原红”。这张脸大致也代表了他从小到大所生活的环境——他的亲戚拥有着和他一样的肤色。
这是一户塔吉克族牧民,真正生活在“茫茫高原”上的人家。这里四面都是山,一眼望去,除了远处零星低头啃草的牦牛,就没有别的生物了。虽然门前百步开外就是公路,但很久都不见一辆汽车开过去。不过,我很快就被山脚下的这条河所吸引:
河岸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被水流的力量“归置”得整整齐齐,就像一个浅浅的河堤,河水极其清澈,摸了摸,冰凉刺骨,用手擓了一“勺”尝了尝,有点甜。
就在我还想继续拍点儿啥的时候,他们招呼我进屋了,所以关于这山、这水、这石头,咱们在本文的后半部分聊。
这家人拥有两种房子:
一种是土坯做外衣的石头房,房后有石头垒成的牲口圈,这是塔吉克族千年流传下来的建筑风格。另外一种是看起来很像临时搭建的“民政救灾”房。
后来他们告诉我,之所以拥有这样的房子,是因为塔县处于地震带上,有一阵子晃得比较厉害,政府就给建了这种“棚子”以供救急,但没想到这房子住着很舒服,就没有拆。
你还别说,这房真挺暖和的:
外面看它就是薄薄的一层布,里面却是厚实的防寒棉,相比牧民比较简单的石头屋和需要生火取暖的毡房来说,这算是一种“高科技”吧。虽说它的外观毫无塔吉克族味道,但是屋内完全是按照塔吉克族的家居风格布置的:
佩兹利花纹的地毯、带蕾丝花边的抱枕、花花绿绿的棉被面儿,样样都不缺。但这些都没有塔吉克族同胞招待客人的热情来得更漂亮和美好:
我们都还没坐定,酸奶、奶茶、馕,还有之前游记中提到的塔吉克族的小零食“阿尔孜克”全部端了上来。这是“扫盲式”的塔吉克族待客之道,规矩一如既往:必须把碗里的东西全吃光,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如果吃不完怎么办?那就少盛点儿[捂脸]。
这酸奶可是真下本儿啊,完完全全的自然发酵、0添加,滋儿滋儿冒着油花。
此外,在和主人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又学习到了一些新的塔吉克族规矩。比如塔吉克族人是一个爱清洁的民族,他们的洗澡方式分为“大”和“小”两种;在他们洗手之后,手上的水要擦干,绝不可以用甩的,“甩手”是不被允许的……究其原因,他们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只道是老一辈传下来的。
这就是塔吉克族的民族文化底蕴之所在了,这是一个格外尊重老人的民族,老人的话要听,尤其是家族中最年长的那一位。
有首诗怎么说的来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很多时候,年轻人的弯路就藏在老人的“暗颦眉”里。一个人如果不把家里的老人放在眼里、得不到老人的提点,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老人的眉头舒展了,小辈儿脚下的路也就顺畅了呀。
这是一个传统的塔吉克族家庭,老中小三代住在一起,爷爷看起来年迈,但身体很硬朗,只可惜无法沟通,他不会讲普通话。但我们与他儿子之间的对话就顺畅很多。他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他82年就入了党。
这是一个忠诚的民族,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是党员,全家都会觉得光荣。所以在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人家里,凡是党员都会把属于自己的徽章别在衣领上。这里家家户户都会摆放伟人像,他们非常清楚,如今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我始终按捺不住对那条河的好奇心。
一番吃吃喝喝之后,到底还是找了个由头出了门,还是得去探寻一下那风景。
塔什库尔干县城平均海拔3000米,我们这次做客的这一户人家所在的位置4000米应该有了。高原上普通百姓的生活大致如此:
首先,房子会扎在山脚下。一方面,山体可以抵挡西北风、寒流、沙尘等不良气候因素。另一方面,隐蔽的地形给人以安全感。其次,房子附近必然要有水源:
长年不息河流从房后流过,是一条雪山融水。从水流所产生的地势、形状、走向以及岸边的石头分布状况来看,这条河怎么也得有个几百上千年的时间了吧。
说来也巧,当年玄奘西行的时候曾经路过这个地方,就住在这附近。
当时的塔什库尔干是丝绸之路上重镇,帕米尔高原沿途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很多“骡马店”,长途贸易队吃饭打尖儿全靠它们。三藏法师就住在其中的一个驿站里,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算是一个景点。
河水的另一侧还住着另外一户人家,牛马成群,孩童众多,草肥水美,环境非常优秀。我这才发现这毡房上的“盖子”是可以打开的,原来这个“圆桶桶”通风换气的关窍在这里呀。
关于塔吉克族的传统民居,我会单开一篇再聊,此次暂不展开。
我问这一家人,孩子上学怎么办?回答说附近镇上的孩子会一起上学,“都是由政府安排”。
想起之前去西藏旅行,也曾去藏族朋友家做客,也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
当时我们去的是纳木错的北岸,也就是景区的对面那一侧。这里海拔更高,5500m以上,晚上在这里睡一觉,恨不得要“死”过去。
他们的家门口不远处就是纳木错湖面,一到冬天,就变成这家孩子的“溜冰场”……最关键:
他们也只有冬天才住在自己“老家”的这个房子里,夏天草场复绿之后,他们就会把毡房扎在几十公里以外的牧场,再次开启小半年的放牧生涯,冬天又再收回来……如此循环往复,就是现代游牧生活了。你看这两个字,“游”本表示不安定的状态,但“游牧”一旦合在一起看就轻松多啦,没有沉重的压力,没有负担,相对自由,也很自在。
在过去上千年的时间里,塔什库尔干的大部分百姓都过着这样的生活。除了游牧,就是耕地。建国之后,塔县方方面面的制度愈发完善,尤其到了上个世纪后半期,先进的生产工具逐渐替代人工,拖拉机和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劳动力大规模解放出来,于是闲不住的塔吉克牧民开始学着种地,而那些不愿种地的牧民,就开始学着做生意——
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做客的这家人。
说起来,他们实在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就是房后这一片水。
确切地说:水里的石头。
塔县是一个盛产石头的县城。在之前的游记中咱们也曾经提到过“塔什库尔干石头城”,就是这么来的。
凡是有雪山的地方,都会有石头的存在,而且这些山都是“活”的。山体只要一运动,泥石流之类的地质灾害就会发生,随即,大小石头滚落。其中不乏质地精良的玉石。
新疆著名的“和田玉”就是典型的地壳运动和板块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岩石。只不过这种岩石是被岩浆“盘”过的。特殊的压力和温度给了它特殊的形成环境,再加上新疆气候本就特殊,最终成为珍贵的玉石。事实上,这种石头不仅仅和田有:
新疆的昆仑山脉本身还有一个别名就叫“玉山”,这座山的西头就从帕米尔高原起步,雪山融水从房后流过,相当于出门就可以“拿货”了呀……
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把塔吉克族牧民住所的“简陋”和“贫穷”划等号。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所谓“过得不好”的人其实很少。牧民家里的牦牛和羊本身就是值钱的东西,只凭这一点,他们的收入就并不低了,更何况花销也不高,再加上几个“副业”:捡捡石头啥的,还能赚点儿“外快”,城里人羡慕不来的呀……
但值钱归值钱,咱也买不起。考虑到接下来我还要从南疆自驾去往北疆,所以后面两个月的花销注定不小,所以当时几经犹豫放弃了购买玉石藏品的想法。但淳朴的塔吉克族朋友并没有因为我们未购买任何东西就“掉脸”,他们一如来时那般,热情地把我们送上车,在车后挥手了很久……
对了,最后司机小哥也如愿取到了“东西”:这一家的妈妈给他做的一桶牦牛奶。
新疆游记还在继续,下一期游记预告:还是塔什库尔干。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