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授格桑泽仁提出的“自”“我”理论对于阐释和解决人的动力、失眠、抑郁症、角色定位等问题,提供了参考路径。
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自”、“我”、肉体。"自"是内在的人,是感情、感觉、感知的集合;"我"是社会化的人,是标签、是面具、是角色的表现。"自"从人出生后就紧随人的肉体,"我"从进入社会后包在人的肉体外表。"自"提供能量,"我"提供能力。能量是人一切思维和行动的动力源泉;能力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必备的素质。比如,我对自己说:“一定要考上大学”,社会化的"我"向内在的“自”提出了要求,实际上需要“自”来驱使。从这个日常思维方式中,也可看出“自”在提供动力。
一、关于人的动力。当前,进入改革深化期,许多同志因既得利益受损而工作动力不足,把这个问题放在“自”“我”理论中来审视,可以进行如下分析:"自"为人的一切行动提供动力。"自"是什么?是感情、感觉、感知。按照格桑泽仁说法,人的动力均来源内在的"自",来源于"自"的快感、痛感、同感、目标感、责任感等。
比如,很舒服的快感会给人重复和加强的动力,这就是表彰奖励的激励效果;受够啦的痛感会给人停止或远离的动力,这就是处分判刑的警示效果;要跟别人一样优秀的同感会给人模仿或赶超的动力,这就是榜样模范的示范效果;成为一等的目标感会给人奋斗和上进的动力,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引领效果;份内必做的责任感给人负责和坚持的动力,这就是主动担当的效果。从心理学上说,因为既得利益受损,内在产生痛感,所以形成了停止或远离的消极表现。重塑动力,需要减少痛感,增加表彰奖励的快感,比超赶帮的同感,成就优秀的目标感。
二、关于角色定位。人出生后到三岁前,社会意识尚未形成,只有“自”的概念,也就是只有感情、感觉、感知,没有“我”的概念,也就是没有标签、面具、角色。进入社会后,才慢慢形成角色意识,我是女儿,我是哥哥,我是学生,我是士兵,我是家长,我是领导,这些角色都是社会给我们的。人在不同场景,一定要演好自己的角色。比如,单位内部时常发生的老同志不尊重年纪比自己小的领导的问题,就是这些老同志把自己角色定位在兄长而没有定位在部属之上,产生了角色错位。角色错位是很可怕的,一位女老师在学校当班主任,回家对孩子也是一副班主任样子,那她的孩子就没有妈了。同理,一个领导回家后不把领导标签、面具和角色放下,那他的妻子就没有老公了。
三、关于抑郁症。抑郁症就是“自”与“我”进行消极对话,让肉身很难受。“我”说,今天天气不好,“自”跟着说,今天天气糟透了,“自”与“我”一起将肉身紧紧束缚,肉身难受却无法解脱,同时“我”把后背留给人们,人们无法与之交流,这就是抑郁症。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一般是服药三个月以上,用药物让“自”与“我”睡觉,从而减轻对肉身的束缚。在“自”“我”之间,肉体与“自”是出生绑定、天然盟友,通过医学或心理学方法,可以形成一种状况,就是将“我”同“自”与肉体分离,让患者脱离社会,失去社会角色,让“我”失业,可以减轻抑郁症患者痛苦,但也会产生一个极端现象,就是拥有动力的“自”与肉体一起认为这场灾难是“我”带来的,他们一起杀死“我”,这就叫自杀——“自”杀“我”。所以,对于抑郁症患者,尽量有人陪伴,防止“自”与肉体串通与“我”同归于尽。这也启示我们,单位预防自杀案件,一方面对有抑郁症苗头的人员及早干预;另一方面对个别人要随时让他在视线内;再一方面,对于抑郁症患者,由于他们的“我”是背向战友,思想疏通是没用的。(一说抑郁症是因为人缺乏运动,白天小脑没有得到运用,导致晚上小脑兴奋,人的肌肉也兴奋,晚上该安静休息了却睡不着,翻来履去,肌肉为运动而准备我紧张感松驰不下来,久而久之,这种状态会变成兴奋不起来,安静不下来。)
四、关于失眠。有一种失眠叫做事务性失眠,因为工作压力产生的,这种失眠可以通过“自”“我”理论来治疗。人正常睡眠时,只有“自”与肉体存在,社会角色的“我”已然放下。如果人在入睡前仍在思考工作,那么“我”就十分活跃,只要有“我”,人没法入睡。解决方法很容易,将工作放一边,不去想它,那么只在“自”在大脑中,那就自在了,自在之后容易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