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回到家以后发呆,看着桌子上的干水工作室半日游的纪念品感觉好像又找回了学英语的感觉和动力。这一瞬间的感慨带来了激动和思考:
为什么一薄本英语学习资料就可以重新让我感到特别有动力。
表面的来看肯定是看到资料后,以过去的学习背景告诉我:这对我的英语水平的提升是有帮助的,之后开脑洞畅想未来在使用和学习英语更加自如然后使得当下的自己有动力。
再者,深层次的思考。是一个学习类型,主动与被动的问题。拿到了英语资料,相当于拿到了一个自己给自己的任务。在拿到之后大脑迅速运转首先要把单词全都查完,记住,然后几篇好的文章是要背下来的。而整个大脑给出的流程与操作是一个典型的面对任务操作出来的学习流程。
简单来看就是拿到任务,完成任务,得到一定的成效。
而到了大学,提倡自主性的学习,似乎需要把前者学习类型前后倒置,先给出要达到的一定成效(目标):即英语得到一定的提升,可自如的谈笑风生。而任务却需要自己来设置。什么样的任务或行为选择才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就是自主性的学习中面对的一大难题。想要提升英语,不知怎么提升,停滞不前。这就变成了一个死循环。面对任务的设置可能更多的就需要自己的经验见识不断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才可以解决的吧。
不仅要学习,知道怎样的学习更有效,怎样的路径最短也是重要的。而这需要非前辈指导即自己试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