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老邸把微信签名改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常工作,等退休。”——如没记错应是这样。我一直是把老邸往高拔,这话就是中国先哲常常念诵的“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在不放弃物质追求的的同时,寻求心灵的归宿和宁静,以退为进,儒释道三教合一。所以,当有一天这位同志感慨近年记性不佳、容易困倦时,你就知道其实在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进取心”和“上进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觉和自勉。
根据惯例,此仁兄从不放弃任何一次揪赵同学小辫子的机会:“当然了,你是越来越年轻。”然后,不遗余力、不惜口水、不厌其烦地解释了这一伟大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人年不年轻要看思想的活跃程度,我认为你现在的思想趋向年轻态。”在直接把咱塞入脑白金伟大队伍的同时,还生生感慨了我每天腿脚利落地在空间里翻着花样抖空竹。
一路走来,女闺蜜男闺蜜都不少,大多是交心、长谈、喝酒、揣摩、斗智、斗勇、斗乐、斗气磨出来的。跟老邸同学没有这么些故事,刚认识的时候就觉得挺熟。我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酸奶,这同学也在,没有切磋和交流,彼此非常自私的强调了个人对这口的偏爱,然后各喝各的,喝完各走各的。
回想一下,曾经暗暗用眼神追逐的男生,都是至今想起来毫不了解、一无所知的身影,一具轮廓就足以产生陌生的想象力和吸引力,总是一个人纵情声色,信马由缰到九霄云外。而老邸同学,我甚至想,要是我是个男生,是不挺像他这样;再或者,如果每个人身上都是雌雄合体,我那隐匿在深处的部分总是会在他身上找到某种共通点:比如温厚,比如体贴,比如调侃,比如怀旧,比如沉默,比如躲避,比如知足,比如隐逸,比如清净,比如容纳,比如观望,比如坚持,比如偶尔的去人类性,还比如上天入地的大宇宙观。
十几年走下来,我也没觉得感情浓郁有升温的迹象,一直都是这个词:熟悉。毕业以后,隔个三五年总能勾搭上三五句,一路见证过中国式聊天工具的历次变革。二零一二年,老邸来青出差,我看着这个十几年从未出现在屏幕上的号码频频闪动时,老同学的深厚友情勃勃升起:呦,你居然还活着啊。某位同志就没有这么宽阔的胸怀和雅量了,带着几不可闻的怒气:你十几年都不换号码啊。因为他老是觉得,全中国就他一个人才有固守电话号码的坚毅、孤绝和耐力。
老邸这个人身上有阴柔的部分,长着一双不能再小下去的眼睛,看起来永远像是充满微笑,爱吃美食,爱喝酸奶,爱好美女,爱慕深情,不会看地图,不会辨方向,不会喝烧酒,甚至不会用特别高的声音讲话;但更存在着一种叫做责任和义气的力量,对感情、对朋友都是做的比说的多,看着他每天胡吃海喝,云山雾罩,醉生梦死,浪荡逍遥,但内心有着清晰明确的界限,决定和操控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种东西叫做分寸感。戏说一下,放到三国里,他没有曹操的权谋,没有刘备的伪善,没有周郎的风流,没有鲁肃的智慧,比较像孙权,有方有圆,动静结合,不呆不傻,不左不右,非常直、非常正的一个形象。
以前见过老邸的素描画,一派花拳绣腿;也貌似读过一两句不成文的诗歌,一副残花败柳;现在只见过连绵不绝的吞云吐雾,一任招花引蝶。他是一个挺多“才”的人,胡看几本闲书,胡诌几句古文,胡聊几本小说,胡骗几个客户,胡管几个小兵,胡通几种游戏,胡打几圈麻将,胡轮几场乒羽,胡搞几场风月。也是一个挺好“处”的人,南来北往,老少通关。不管人多还是人少的时候,吃喝不挑,麻的辣的酸的甜的来者不拒,横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豁出去的时候也敢跟同学往多喝,几杯下肚倒头就晕。到了蛮夷之地,也能迅速融入,该喝茶时喝茶,该走局时走局。话也不多不少,不说话的时候能一连两小时没一句交流,想唠唠的时候也能不紧不慢、云淡风轻地讲讲这十几年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总体上,就是一个能“混”的非常好的人,不管此时此处是何种环境,都能安然地处于其中,看不出过分的排斥和抵抗,也看不出强烈的不适和抗争,总能借势而为,借力打力,水到渠成地走下去。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像一种渐变色,但永远不会全部沉溺下去,各种矛盾性和碎片化总是立体交织地呈现在身上:儒和道,阴和阳,白和黑,光与影,冷与暖,快乐和忧郁,温厚和要强,阳光和落寞,进取和无为,感性和理性,承担和不羁,坦诚和浪荡,入世和出世,形而上和形而下。
跟老邸同学偶尔的交流,或长或短,但无一例外的是没有正题,以至于他老人家需要中途请假的时候都说:先不扯了,忙点事儿。唯一有正形的是数次诚恳友好地发出厦门一游的邀请,虽然到目前还没有成行,但却觉得厦门这个地方其实非常适合老邸。
厦门跟青岛不同,有偏安的地理位置优越性,方圆之地,灵气逼人,有山有水,一应俱足,躲在众人的视线范围之外,是整个繁闹都市不可多得的清凉一隅,像个庇护所,竞争、比较、忙乱、纷扰的比重显得非常少,而更多了一些城市百姓市井凡俗的烟火气,吃着,喝着,玩着,游荡着,可以聚的尽兴,也可以散的落寞。一个人的世界是什么?除了环境,更是内心。在我看来,老邸身上一直有着茂盛的野心,时时都在努力着,他的目标苍茫而辽阔,高远且宏大,但除此之外,更有着确确实实、纤细而缜密的内心需求,也许是一杯茶,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首歌,而他也一直在实践着和兑现着,以此在密不透风的生活中逍遥的喘一口气,纳一下凉,维系着自己不可一世的清高,精力充沛的懒散,孤芳自赏的情怀和内心固执的骄傲。
十几年走下来,现在看他那是适当其时,迈过了象牙的塔心,掠过了胡闹的违心,进入了先满足胃才能满足人生的实心,再听到老邸同学的邀请时,我都能想到这厮浮现在嘴角的微笑弧度,他其实越来越喜欢厦门,越来越喜欢遥遥地望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