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问:人生开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有高赞回答: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可是,学英语,看书,写作,考证,报班,听课,但凡对自身成长有益的投资,绝不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结果呢?血汗钱没少花,业余时间全占用,我却还是原来的我!说好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哪去了,难道我们走了假的人生路么?直到入手这本名叫《行动力:个人学习、时间管理精进指南》的小书,我这才明白“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是多么痛的领悟。
作者林小白,妥妥的人生开挂的斜杠青年。她出过书,登上过TEDx的演讲台,只身背包走天下,是简书签约作者,可以不靠工资生活6个月。现在是有书领读达人、多平台认证讲师、齐鲁壹点专栏作者。除了出版《行动力》外,还著有《每天多出一小时》。另外,她还参与翻译了《小埃达》、《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2本译著。
《行动力》告诉我们,拼不了父母,没有资源的普通人,只要掌握科学系统的方法,同样能完成不普通的人生蜕变。让我们一起来建立主动学习意识,打造高效学习能力,和做好科学自我管理,实现高效地个人成长吧。
一、建立主动学习意识
《论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没有危机感是我们最大的危机。连公务员的“铁饭碗”都不保靠了,我们哪来的自信和勇气,相信自己不会被社会和企业所淘汰呢?还记得,20年前父母下岗时的惊惶失措吗?与其在突发变故时惶惶不安,倒不如尽早把握主动权,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打造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到哪儿都能有饭吃。
主动学习一定得冲着自己的优势使劲才行。人云亦云地跟风,到头来就跟猴子掰玉米似的瞎耽误时间和精力。今天张三写作变现了,明天李四炒股发财了,后天王二麻子鼓捣美食弄出啥明堂的,那都是别人的天赋和爱好,跟咱一毛钱也挨不上。只有发展自己擅长且热爱的优势,我们才能心甘情愿地打磨技艺,避免半途而废的结局。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呢?借助SIGN模型,就能帮我们进行自我探索。所谓的SIGN模型,指的是让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Success(成功),instinct(主动),Grow(成长),和Need(需要)。
Success(成功),就是问问自己从小到大做什么事比别人快,比别人好?
instinct(主动),想想有什么事自己自发去做的,就算没有收益也行?
Grow(成长),有没有学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又快又好的经历?
Need(需要),做什么事通常会得到别人的赞扬,或是就算没人肯定,做了也能让自己心满意足的?
通过回答以上四个问题,提炼出共同点,我们能找到隐藏在我们性格中的优势。
或许,我们最终挖掘出来的优势,并不如别人那般强大,但是,其潜力肯定要比我们其他的劣势方面大得多。只要我们要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打磨自己的优势,将其发挥至极致,就一定会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二、打造高效学习能力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了,如何抵达终点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要打造高效学习能力,帮助我们提升学习的效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学习资料大多来源于书籍和网络资源。然而,正如狄更斯所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同样的,大量的垃圾信息也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自然不能摸到书就读,打开网页就看。
好书从哪来呢?最省事的做法是,以问题为导向,找这个领域里的牛人写的书,或是多次印刷和再版的经典书。比如,有咨询问题的,去看麦肯锡的人写的书;阅读有问题的,去找类似《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经典书。要是以兴趣为导向的,那就去知乎,豆瓣读书等平台看达人的推荐书单,评价以及综合评分;或是通过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顺藤摸瓜。喜欢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就去看他写的其他书;对奥野宣之记笔记的方法感兴趣,就去看《记事本圆梦计划》等专门讲解记笔记方法的书。
书不是看过就算的,我们还得写点什么才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输出倒逼输入”。能写出3,4千字的长书评是好,写不出来的,500字的短书评也不错。还可以写写读书笔记,摘抄书中有感触的语句,并在后面附上自己当时的想法。要不,写几十个字的个人感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多看,多想,多写,慢慢地输出的质量就会越来越高。要想进阶的话,还有“以教为学”这一招。给家人,朋友,或去网络平台,教授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在讲课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你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你并不能说清楚,讲明白。进而能促进自己进一步学习和思考,逐渐地将看书获取的内容真正永久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网络信息的来源,则需要先找到相关领域的权威网站,再在里面找到高质量的“干货信息”。权威网站哪里有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搜索平台。现搜的话,可以去知乎等平台上查找相关的问题,看高赞答案中达人们的推荐,排行榜等,再逐个的去相关网页上查找。要是找不到类似的问题,也可以自己进行提问,等待别人的回答。
找到“干货信息”后,随手收藏或保存就完啦?慢,这才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先将它们进行分类,是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呢,还是提升个人能力的技能学习类信息呢?分类完成后,还需要加标签,是职场,英语,还是PPT相关呢?分门别类地保存到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云端中,以便后续查看和深加工。另外,还需要定期清理已保存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的已经过时了;有的是我们已经掌握了的;还有的跟某些已解决的问题相关的,要果断地把它们清理掉。
三、做好科学自我管理
有研究发现,当人们醒着的时候,有1/4的时间都用来抵制欲望了。所以,指望靠意志力让我们时刻“满血复活”只是痴人说梦的奢望。其实,只有科学的自我管理才能帮你解决没时间、穷忙和坚持不下去的问题。
第一、时间管理,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
1. 记录时间,帮你感知时间都去哪儿了。简单的纸笔,或时间APP软件都行,格式类似:阅读《行动力》,8:00-10:30,150分钟。统计时间的结果,绝对会让你领悟到“你的时间,超出你的想象”——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游戏、上网、刷朋友圈之类的事情上了。所以,在形成“做这件事到底花费了多长时间”的“大脑印象”之前,请做好记录时间这件事。它能为我们找到吞噬时间的“黑洞”,“创造”出可利用的时间来。
2. 待办清单,提前做好计划。待办清单,可以帮你把可支配的时间规划起来。首先,在临睡前或起床后,将隔天或当天要做的事情全部罗列出来。先不用管什么轻重缓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其次,在全部写完后,按事情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标明完成时限。最后,确认清单事项的合理性。无法完成的计划,就等于没有计划。所以,你确定在一天内能够完成清单上的全部事情吗?要是事情太多的话,就要进行适当的取舍才行。
3. 以结果为导向,摆脱“穷忙族”。你有没有发现,自己一天天的忙得脚打后脑勺,待办清单上的事一件没落下,结果,日子还是过得一团糟?这是因为你已陷入“低品质勤奋”的陷阱里啦。真正决定我们价值的,是把一件事做出怎样的结果,而不是做了多少事。要是你想提高英语口语,你就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量化的听说练习。比如,听写时长10分钟的音频,能脱稿流利复述音频内容等,而不是简单地听力训练2小时这样空泛的事情。
第二、从微习惯开始的刻意养成新习惯。我们的大脑不喜欢痛苦的经历,它喜欢积极、正面的情绪。设定类似“每天看1页书”这样的微习惯,最终却能完成10页书的结果,能让我们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而一上来就设定“每天看1本书”的目标,只能让阅读计划流产。另外,牢记“贪多嚼不烂”。在一个新习惯完全适应后,再进行一项新的变化。要是一股脑把所有事项全搬上日程,只会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在沉默中爆发。
第三、给自律找到非做不可的理由。你的自律程度跟你追求目标的迫切程度是成正比的!比如说运动,当前任牵着妙曼身姿的新女友,夸赞你一如既往的“珠圆玉润”时;当你遇上绝佳的露脸机会,却因外形不佳而被拒绝时……你还能继续面不改色,无所畏惧地“葛优瘫”吗?另外,拒绝完美主义,原谅偶尔的“不自律”。我们只是普通人,不是机器,会累,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累了休息,不累加油”才是王道。
总而言之,自我蜕变的秘诀就在这了:找到优势方向,高效的学习力,和科学的自我管理。说白了就是,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然后坚持走下去。正如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所说的那样:“速成绝无可能,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远不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狠一点”,耐得住寂寞,沉得下性子,拒绝得了诱惑。牢记心中那个脱颖而出的形象,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记住:人生赛跑不求快,只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