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书中写的一样,大部分人在听到不中听的话的时候一般都有以下四种反应:(1)指责自己(2)指责别人(3)了解自己的体会和需要(4)了解他人的需要和体会。前两种反应,在根本上都没有触达问题的本身。指责和批评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最后处于道德评判弱势的那个人虽然可能会做出让步和妥协,但终究是出于被迫而不是心甘情愿地进行和解。心有余悸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最后总归还是有一方不爽,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后两种反应,才是非暴力沟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该认识到,别人的行为确实可能是我们感受的一个触发器,但根源还是我们内心尚未满足的真实需要,它可能是爱,是认同,是理解,是信任。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拿我自己来说,我男朋友很喜欢打游戏。打游戏的时候,他会处于特别放松甚至忘我的一种状态,敲着机械键盘,哼着小曲,时不时还自言自语。这种时候,在一旁看书的我,被屋里充斥着的键盘声而烦躁,然后开始生闷气。你看着他依旧无动于衷,然后怒火越燃越烈,最后甚至自编自导了一出“他不爱我了”的戏剧。从始到终,我没有表达出一句“我有点生气”的感受,而对方也无法感知到我心情的变化(尤其这还是一个沉浸在游戏中的人)。当我说出“你一直在打游戏,忽略了我的存在,我觉得很生气”的时候,这个时候男票说“你应该告诉我啊,你说我就不玩了”。忽略大猪蹄子言语中的欺骗成分,我还是想说,表达需要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在表达出需要的那一刻,不只是你,对方也了解了你的需要,这个时候共情的发生才会自然而然。
真诚待人比委屈求全更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我们大多数人,都太过在乎他人的感受,以至于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我们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我们会因为对别人大发雷霆而愧疚不已,也会因为他人的言行而闷闷不乐,仿佛他人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我们心情晴雨表的方向标。但是却少有人在闷闷不乐的时候回直接地告诉对法说:我有点难过,因为听完你说的话我觉得自己很差劲。这个现象之所以那么普遍,和我们的社会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整个社会鼓励的其实是集体的需要,却并不推崇个人的需要。但是身为人,了解和满足自身的需要是一件多么义不容辞的事情啊。
说到这里,我特别赞同书中介绍的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人快乐(2)面目可憎时期: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前两个阶段,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已经体验过和挣扎过,但是更有利于我们健康的成长还是第三个阶段——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这也是我未来的一个努力方向。
我希望,在以后的生活里,可以做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不是烂好人,不用出于恐惧、愧疚帮助他人,只是纯粹地因为我想我爱来做出选择。我也希望,日后真诚相待身边的人,表达出我的需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做一个更了解自己也更体谅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