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得到发展,是因为英国人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自由。一个拥有最悠久的个人自由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新发明层出不穷、产业繁荣兴盛的国家,这并不是巧合。 ---- 罗德尼•斯达克(美)
没有什么大事件会突然爆发,它们都有渐进的酝酿过程,不论爆发的是火山、地震、还是革命,工业革命亦是如此。有人说是大航海的地理大发现促使了英国的发展,圈地运动让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人力基础;机器的创新把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从此工业革命的大门正式打开。
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生产力的提高并不一定都会促成工业革命,航海业的发达也不足以促成国际贸易。早在10世纪晚期,中国的钢铁产量已遥遥领先世界,由于熔炉与铸造所沿着运河分布,铁可以很方便的运往遥远的市场。中国的铁矿主很快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他们大事扩张,继续投资建造熔炉增加产量。铁的大量供应,促进了铁制农具的普及,也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但是为什么到了11世纪末,中国铁的产量反而越来越低了?而熔炉和制造所都相继关闭了?
这是因为民间生产力的提高被朝廷看到了,按照传统的统治思想“有国之道,务在弱民”看来,民间的发展将扰乱社会的安定,会动摇统治的根基。这还得了?因此国家宣布对炼铁业进行垄断,把一切收归国有,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至于航海业,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早于西班牙大航海近一个世纪,明朝的造船业也远比西方先进。郑和早在1405年至1433年间就有七次大规模远航,这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海。但这个大航海并没有为大明带来任何经济发展,因为它的目的是宣示国威,是为了展示只有中原王朝才是世界的中心。当阿拉伯帝国在海上崛起的时候,它就很快又缩了回去,从此闭关锁国。
英国的成功在于依赖早期自由社会的发展,基督教的信仰也直接支持了商业的发展,并间接鼓励了个人主义和自由的思想。其实最早的资本主义商业萌芽在意大利,他们发展了强大的羊绒纺织业,在10世纪起,佛兰德城镇的呢绒收入超过欧洲任何一种产品。到11世纪后,意大利人将无数的小生产商转换成少数几家大公司的分包人,由这几家大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计划和营销,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意大利人把资本主义模式带到了荷兰,从此荷兰发展起来了。因此假使没有英国,也会是荷兰,或意大利,或是其它西欧国家,那里也会产生工业革命。因为只有在产权有保障的地方,发明创造才有持续的可能。而产权要得到保障,要么是政府解体了,要么是政府的权力缩小了。而西欧正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缺少了这样的条件,就根本不可能产生本质性的发展,更勿谈什么工业革命。
虽然慕斯林也曾崛起过强大的帝国,犹太教义也被认为是有睿智的思想。但他们都过于严格的文本解读,把经文当律法来理解和应用,这就有碍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我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其次是下面一代,再其次是再接下去一代。”中世纪的基督教主教吉尔伯特却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满足于已知的东西,我们永远也不会找到真理……前人写的东西不是法律,而是向导。真理向所有人敞开……”。正因为有着基督教的理想和小型的政治实体,以及多元化和自由的市场;资本主义的商业模式才得以诞生在欧洲。而在英国,由于1215年签署了《大宪章》,它保护外国商人在英国国内不受限制地开展业务,这才是促进了英国商业发展的根本。英国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水利资源,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只是时间问题。《大宪章》里讲得明明白白,英国商人有可靠的产权和自由市场,当意大利地区的早期的资本家因暴君的压榨濒于窒息的时候,英国的资本却因着自由的环境发展起来。
其实所谓的工业革命并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场发明与创新的演变过程。它起实早在11世纪的意大利就开始了,之所以英国会后来居上,还在于产权的保障促进了发明与创新。
在圈地运动后,毛纺业的大发展是英国崛起为国际商业大国的起点;由于劳动力的短缺,英国的工资高于欧洲其它国家,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和提高生产力,就促进了纺织机器的不断创新,它不断地提高了英国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它在为英国赚回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也将毛纺业机械应用的经验扩展到其它领域,在接下来的煤炭工业上得到了大发展,而煤炭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炼钢业,这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联动关系。如此这般连锁反应,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