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课,一年时间。本课程只适合:1)投资交易正在亏钱或不赚钱的人 2)想静下来耐心学习专业投机,而不是仅打算碎片化阅读的人。
新年后第一课,前面“跑个题”,说说我曾经看到的做“市场研究”的交易者们的一种思维方式。
就是一提起看似神秘的、复杂的理论和现象,就会盲目的投入精力或者无条件的表达信任。
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科学家”们:有人用波的干涉现象去解释市场,有人用心钻研啃读周易八卦,有人作为江恩的推崇者信奉一连串的的神秘数字,有人提到黑天鹅和自组织临界,就兴奋不已……
作为市场参与者,对混沌和神秘倾向性的学科寄予希望和依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打个比方,我们的思维和大脑就像一只想要吃到高处果子的猴子,在面对无法解释和预测的市场时,我们总需要一颗能够爬上去的树,不论是理论物理还是八卦星象,总归是伟大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于是很多人的想法就是:爬吧,不管这颗树通向哪里。
其实市场就是市场,本就是人类行为的数字化表示方法之一,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无比复杂。不论是经典理论还是周易星象,都可以给我们一个研究市场的角度,但最终的理论体系,还是需要自己去点滴构建。
比如《缠论》,缠师给出世人一套精彩绝伦的数学演义108课,追随者无数,但是全盘学成者毕竟寥寥无几。更多人,要么在缠论中迷失,要么在缠论中被启发,总之是,善于思考的人总能在他人处获得帮助,盲从懒惰的人总是在批评别人中自我倒退。
既然提到缠论,那么就多说两句。
缠论在后面的课程里面还会被反复提到,因为缠论体系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但还如我前面所说,全套应用缠论去做市场实战,仍然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尤其对于外汇黄金等T+0交易市场,无处不在的中枢扩张、扩展、延伸,使得利用缠论来去判断趋势或者趋势级别时,非常难以识别定义。
我个人认为,缠论的应用困难,并不妨碍其成为一套伟大的理论。作者试图用一套自成一体的体系去解释整个市场的演进,想来,真正纯熟的应用缠论,似乎接近于统治市场,从这个角度看,我的想法是,之所以难,是因为缠想要从市场中得到的东西太多了,凡事过犹不及。
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屠龙刀,但会使用屠龙刀的人,也许比屠龙刀还要少。凡人用得起的刀,可能更实用。
作为凡人,接下来请尝试,用一堆沙子来改变你的思考方式。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沙堆效应”。先来简单的熟悉下该实验的“百科。”
大概讲的就是几个“不务正业”的科学家,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搞来一堆沙子,在固定的高度让沙子一粒一粒的自由下落到桌面上,他们在一旁兴致勃勃的记录下沙堆形成到崩塌的过程。
很容易想象,在沙堆比较小的时候,每当一粒新的沙子落下,对沙堆的影响也就比较小,沙堆的整体结构也很稳定,科学家们甚至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和计算出,新一粒沙子的落下会对之前的多少粒沙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但是随着沙堆整体的扩大,沙粒数量的增多,沙粒之间的作用关系越来越复杂,精确的计算已经不可能,此时,随着每一粒沙子的落下,就会与其他沙粒“一体性”接触, 产生一种 “力波”,尽管微细,却有可能贯穿沙堆整体,把碰撞次第传给所有沙粒,导致沙堆发生整体性的连锁改变或重新组合; 沙堆的结构将随每粒新沙落下而变得脆弱,最终发生结构性失衡——坍塌。
于是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之上(天晓得勤劳的科学家们重复了多少次这样无聊的实验),人们提出了“自组织临界理论”。该理论认为:由大量相互作用成分组成的系统会自然地向自组织临界态发展;当系统达到自组织临界态时,即使小的干扰事件也可引起系统发生一系列灾变……
沙堆试验中,有几个关键定义需要理解:
自组织:沙堆在不断累积升高的过程中,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自组织”。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不断提高有序度的过程。(自组织定义百度学习即可)。
沙粒:沙粒是构成沙堆这个自组织系统的最基本元素。新的沙粒不断落下,沙堆的规模在不断增加,自组织的规模在不断增加。
内在机制:对于沙堆来说,沙粒之间的作用力(重力、摩擦力)就是自组织系统的基本机制。
沙粒在重力摩擦力的作用下,不断累积增高增大。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组织。
回到市场中,这就是一道填空题:
____在____作用下,不断的_____
市场中的沙粒是什么?
市场中的作用力是什么?
市场是一个自组织?还是市场中的某一段走势是自组织?
下节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