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刘晓庆版的《武则天》,看着武则天传奇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想到了去年和家人一起去乾陵,当时是一时兴起,但是去了后感觉还是很值得的。
我们先去参观的是永泰公主墓。当时去的人特别多,墓道很深很窄,分成两排,一排游客出,一排游客进。我们就跟着前面的游客一点点挪动着脚步。
墓室两边的小房子里摆满了各种唐三彩和武士俑。但是当时的我看着这些雕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直到看到墙上的壁画,我一下子有了兴趣。原来小时候历史课本上那些关于唐朝的仕女图片,都是来自于这些墓室里古人画的壁画。
只觉得跟着人流走了好久都走不到尽头。感觉如果一个人走在这样长的没有尽头的古人墓室里,一定会吓得半死。
不知走了多久,总算到了地宫后室。听导游说,面前的这副石椁里面,就躺着永泰公主和她的丈夫。石椁的正面是两扇石门,两边分别雕刻一名守门侍女,顶部还有一对鸳鸯,相向而飞,一派贵族气派。
永泰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因为和驸马武延基私下议论奶奶武则天的男宠,被奶奶知道,竟然一怒之下将武延基杖毙。当时才17岁的永泰公主,因为此事受到惊吓而早产,不幸去世。她的父亲,也就是武则天的第三子,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专门为女儿和女婿修建了了眼前这座规格等同于帝王的陵墓。
相想现在17岁的女孩子,还是个高中生,忙碌于学业中,就觉得眼前这位早已香消玉殒千年的公主好可怜。人都不在了,陵墓修建的规格再高端,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给活着的人看而已。在古代,哪怕贵为公主,也是身不由己。几句闲话,都能招惹杀身之祸。
参观完公主墓,再去章怀太子墓,一个人山人海,一个门庭冷落。
可能因为人少,墓室里面更加阴森可怖,走在里面,只觉得阴风嗖嗖的吹着,匆匆走了一圈,就急忙折身返回。
章怀太子是武则天的次子李贤,身为太子的他,先是被自己的母后武则天贬往巴州,之后又派人将其逼死。生前写了一首《黄瓜台辞》,很是有名,内容如下: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看到这首诗,相信很多人大概都会想到小时候语文课本上,曹植的那首《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是受手足所迫,李贤是被自己厉害强势的母后所逼。两个人都身处皇室,虽然锦衣玉食,高高在上,可是精神上所受的折磨,也不是常人可以体会的。
武则天有四个儿子,李贤的下场是最惨的。他的大哥李宏,虽然早死,但是从小就被立为太子,备受父母器重疼爱,生前虽然也备受母后打压,但至死还是太子,身在皇室。
而李贤,直接从太子贬为庶人。下面的两个弟弟,因为前面两个弟弟的前车之鉴,都有所收敛,一个是妻管严,一个听任母亲摆布。相比自己的二哥,下场好太多。
乾陵的很多墓群都已被盗,但女皇武则天和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至今还保持完整。也正因为墓室至今没有打开,才让这座陵墓充满神秘色彩。而我们这些游客,只能一步一步踏着石阶路,望着道路两旁的无头石像和一座空前绝后的无字碑,浮想联翩。
听导游说,武则天老年本想要传位给自己的侄子武三思。后来因为狄仁杰的一番话才作罢。狄仁杰告诉武则天,如果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那她死后还可以享受子孙后代的香火。可如果传给自己的侄子,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听说侄子会常常祭拜自己的姑姑。于是,武则天又将被自己从皇帝贬为庐陵王的三子李显,册立为太子。哎,由皇帝变为太子,这样的奇葩事,也是史无前例吧。
武则天死后,与丈夫合葬在乾陵墓,又做回了李家的儿媳妇。
有人说,一代女皇与丈夫合葬,是为了死后尊享后代烟火。毕竟,如果给她自己单独修建一座陵墓,凭她对自己子孙的疯狂打压,估计死后都没人搭理。
还有人说,女皇选择与唐高宗合葬,是因为她最深爱的,还是这个改变她的命运,给她尊贵与荣耀的丈夫,所以才想死后也与李治同寝。
我自己更愿意相信女皇是因为爱情。
我觉得,如果你对历史很感兴趣,那么去乾陵还是会很有感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