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冯小刚导演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终于举行了首映礼,并开始进入院线。
一波三折,终于获准公映,值得祝贺。
电影我还没看,但是刘震云老师的小说我看了,一如既往地描画人性,而且本篇专门讽刺官僚入木三分。
冯导和刘老师合作多年,所以,估计电影既能保持小说原著的神,又能加入冯氏幽默的形。
上映2天以来,票房的成绩相当不俗。
在各方高度期待下,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11月18日终于上映。根据猫眼票房数据,截止到11月18日23:00,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公映首日以39.4%的排片、23.8%的上座率收获超7045万票房,登顶当日票房、上座率双冠军,狂揽当天全国票房收入的62%,成为11月国产电影首日票房最佳。与历年11月档国产电影相比,这一票房成绩也同时打破历年来国产电影11月的首日票房纪录和单日票房纪录,成为影史上11月最高首日票房国产电影,可谓彻底“烧烫”11月,引爆电影市场。此外,与不久前火热的国庆档相比,影片首日票房成绩也毫不逊色,逼近国庆档首日开画冠军《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7400万票房,远超《湄公河行动》首日4046万票房。
票房好,几个要素。
第一,作品过硬。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其核心自然是内容。而内容的要素,又无非是导演,男女一号,编剧制作人等等。冯小刚、范冰冰、刘震云、众多一二线男星……主创人员的号召力不言而喻。
此外,本片的题材是讽刺“官僚主义”,多数观众也希望能从电影对其的揭批过程中YY一下。电影看完了,现实生活中还是得继续受着。
“好的产品会说话。”《大圣归来》票房大卖,成为近些年来国产卡通片的现象级作品。因为创作艰辛作品走心到令人感动,好多人都成了这部影片的“自来粉”。
第二,通路给力。
好的产品要通过好的通路到达消费者,才能变成真金白银。作为电影,首选通路自然是院线。
院线作为软硬件的集成,电影发行的时候,已经在那儿了,排片自然就成了决定“流量”的关键因素。
从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看,排名第一的是万达院线,而《我不是潘金莲》在万达院线排片率为10.7%,远低于38.9%的全国平均值。
难怪冯导要跟王主席健林以及王小主席思聪隔空“互动”。
第三、企宣到位。
冯导不差钱,但冯导也不是吃哑巴亏的人。
作品好,该有它应得的票房。这是冯导的自信。
冤有头债有主,别让我吃挂落。这是冯导的性格。
所以,眼看着被院线老大压低排片,冯导发声了。
王健林没说话,他儿子肯定要说话。
新闻点就来了。
听没听说过小说和电影的人,都有可能都会看到这条新闻,可能都会因此增加考虑去看看这部电影的机会。
万达院线给出的排片率虽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排片率,但因为场均人次多、上座率高、市场占有率大,所以万达院线仍产出367.3万票房,在院线类排名第六,在影投类排名第一。大数据则显示,万达院线给《我不是潘金莲》的理想排座应增加222.7%。
王思聪也说了:冯说话“阴阳怪气,听着恶心”,称降低排片只是因为不看好该片,并表示如果影片票房出色会按流程增加排片。
都是聪明人。
聪明人,一般不是跟钱过不去的人。
看着像是互相“制气”的“双输”,将要变成双方都“盆满钵盈”的“双赢”。
这封公开信是开端。
冯导是高手,确实有“格局”。
让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