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然岁
1.
“一个人看起来很酷,但我不想那么酷了。”
“为什么我总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甚至一个人去医院?”
“我不想一个人了,我也想要有人陪。”
我收到二颖的消息时,正在食堂吃饭。正值饭点的食堂,嘈杂热闹,人来人往。
我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发现我的位置不远处正站在两个姑娘,端着饭盘。我朝她们望去,她们有些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一笑。我才反应过来,周围已经没有什么空的位置了。于是匆忙吃下最后一口饭,端起盘子,让了座。
发现几个很奇妙的现象,那就是在食堂,如果一张桌子只有一个人,旁人会下意识认为那一整张桌子都是属于那一个人的,即使明明还空着三个位置。
并且很少会有人独自去吃饭时,跑去一张已经被两三个人占据的桌子旁,提出:“我可以坐在这儿吗?”的请求。
大家非常默契地把吃饭当做了一个界限,某种程度上吃饭似乎成为了两个人感情象征,我们玩得好,所以我们才会一起吃饭。
偌大食堂,伤心时一个人吃饭是最难熬的。周围全是热闹欢腾,唯独自己霸占了一张桌子,占据了一方冷清与孤单。
2.
“一个人也挺好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回到宿舍后,我漫不经心地回复二颖。
“可是我好难过啊,我不想这样的,为什么她们总是看起来过得很好,看起来很开心,一点也不孤单。”
“为什么她们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和周围所有人打成一片?为什么?”
微信对话框里,对方一直显示正在输入。我才发现向来无坚不摧的二颖,这一次看起来竟显得格外脆弱。
我想到了自己。
天生不是特别喜欢交际的我,却阴差阳错地在大学里,学了一个要和不同人打交道的专业。
在这个专业里,我需要八面玲珑,需要能言善辩,需要站在台上依旧落落大方,不能露怯。
我记得,军训时休息的时候,大家一起玩游戏。输的那一个人要表演一个节目,很不幸的,有一轮我输了。
教官让我表演个节目,我站起来木讷地摇摇头,不说话。
教官笑着说,没事,你就唱几句。
我还是摇头,一言不发。
我是那场游戏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演的人,那时候,我总觉得那是我人生中非常非常糟糕的时刻。
我所在的专业,有太多漂亮的女孩,她们会唱歌,会跳舞,会弹吉他。明眸皓齿,亭亭玉立,有着青春里最美好的样子。
而我呢,什么也不会。
3.
军训那几天,我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爱说话,不爱交际,拒绝同学们一起出去玩一起逛街的邀请。
我固执地在很多人讨论着我感兴趣并擅长的话题时,不发一言。
“总有一天,我会离开你们,离开这一方小小的天地。”我在心底这样告诉自己。
白天,我把“总有人会懂你”“岁月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这样的句子默念好几遍,可是晚上想想自己一个人在饭桌前的样子还是会哭。
我就这样把自己所有的情绪封锁着,日渐沉默,形单影只。
我真正发生改变的那一次,我依旧清楚记得。那是有着小雨的上午,我和两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去自习教室自习。临近饭点的时候,我听到她们小声地商量去吃什么,然后她们就准备出去吃饭了。
她们告诉我她们先去吃饭了,然后就走了,没有邀请我和她们一起。那一刻,心底忽然酸酸涩涩的,有点难过。
我也不知道当时的我是怎么想的,她们走出教室后,自己也走出了教室。看着她们的背影,我跑上去,说,我和你们一起去吃饭吧。
那顿饭后,我才知道,并不是因为她们不想和我一起去吃饭。而是因为很久之前,我总是拒绝和她们一起吃饭的邀请。她们以为,我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吃饭,她们以为,我喜欢一个人吃饭。
我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啊。
每当我难过悲伤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去“消化”消极的情绪。我从不和旁人诉苦,我总是固执冷漠地拒绝别人的好意。即使悲伤时的我,很想有个人陪着。
4.
我把我的故事告诉了二颖,二颖很惊讶。因为中学时期的我,乐观开朗,大大咧咧,总是一副什么烦恼都没有的样子。自卑懦弱,伤春悲秋,是完全和我不搭边的事。
“适当地软弱一下吧,学着依赖别人一次吧。”
“不是所有事都只能一个人扛的,会有人懂你的委屈你的悲伤,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先学着敞开一次心扉。”
我回复二颖。
我们被很多人“教导”着,要做一个独立的人。网上铺天盖地的文章里,很多人都在说,要独立啊,要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旅行。而一旦有人跳出来说,我今天一个人吃的饭,我好难过。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一个人也可以怎样怎样”诸如此类的安慰语言。
仿佛陪伴是错,合群是错,成群结队是错。我们被“灌输”着一种,最好这个社会,所有人“只顾扫自己门前雪”的思想。
但是啊,其实我们不必活得这么累的。一个人也好,两个人也好,这都是生活的一种状态。
如果你想要陪伴,想要有人陪,那就试着融入集体。不需要改变自己很多,只需要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就好。
有时候,我们真的没必要假装坚强,独自苦撑。
陪我一起去吃个饭吧。
这句话说出来,没有那么难的。被拒绝了也没有关系。这世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好啊。”
我相信,你也可以找到一个人陪你一起吃饭。只要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