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书集》的写作不会与这个社会聚焦的热点发生交集,即便它是其中一员并深陷其中。我也试图用其他的文字来阐述同一段事实。
昨天看到@社长从来不假装的一篇文章《这个社会什么都不缺,就缺报应》,文中写到这样一句话:童年一调羹的阴影,长大之后会成为一千吨的自毁。这句话写得相当的沉重,也是目前我们每一个需要面对的现实。而且这种现实会以各种形式和内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次一次的挑战我们的价值观,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我们对于认知底线的设定。
另外我想说明的是这种“报应”不是现在才发生的,而是一直存在的,也将继续延续下去。我们不但要目睹失控行进的过程,而且要承担报应带来的后果,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这些话可能对有些读者而言是言过其实了。从我在阅读经验中累计出来的视野里,我看到是上述这些景观。“报应”是中国人的观念,报应的另外一种完整的解释是:因果。我希望按照我们的文化的理解,我们可以做到不昧因果。而不是轻易的理解自己可以游离在外。这一点在《丧钟为谁而鸣》的那首诗里已经说得明白无误了。
我相信这就是阅读带来的理解力。理解不存在正确与否的判断,只是差别上的分别而已。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固化需要长达数十年的努力和调整才可能略有所的。所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其实是相同的。我希望在后续的写作中,能逐步的一起,与你,见到辽阔之地。虽然那地方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好。
阅读习惯的坚持并不能彻底的改善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可能会让一个人见到更多的东西。见到不同,见到伟大,见到人类高尚的一面并给予必要的相信。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的就是大家对相同事情的不同理解。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伟大与卑劣甚至会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这本身没有什么对错而言。只是见山见水的区别而已。正因为这些分歧,才能共同映照出一个事物的真实面貌。而阅读正是掌握这些分歧的方法之一。它不会带给我们更好的,但它会带给我们不同。而选择的决定权在每一个人。
深邃与刻奇是停在岔路口的两条路径。你走哪一条取决你!
下面我将诉说一下有关深邃的问题,此种深邃与本文的标题:把自己从身体剥离出来的时刻是紧密相连的。深邃不是轻易能得到的,相反,可能充满了意象不到的风险。走火入魔是常有的事。
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是可以确认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同样也是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不过仅有这些足够解释当下的一切吗?仅凭感受就证明“存在”的真实性吗?
完全有必要追问重新追问存在的意义:“存在”是最为普遍的概念....然后“存在”的“普遍性”不是“种”的普遍性.....存在的“普遍性”“超出”种的普遍性。按照中世界本体论的讲法,“存在”是个“超越者”.....如果有人因此说“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那并不是指存在的概念是最清楚的,无须进一步探讨,毋宁说,“存在”概念乃是最晦暗不明的。
上述这一段话如果是无来历的由来,任何人都会认为这一段话充满了疯狂和费解。事实上,这一段我足足看了几分钟都没弄明白作者想说什么。在这一段话中有太多的理论设定,而这些理论距离我的认知有万里之遥。即便我日读夜读,恐怕都无法在这一段话中加入我的理解。
那么,这样书需要读吗?
不仅需要读,而且个人认为需要每一个识字的人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都要阅读以下诸如此类艰深晦涩的文字。上述这段话来自海德格尔。大概没有哪一个哲学家像海德格尔那样广泛批评过整个西方哲学史。欧洲西方的哲学来自古希腊,在神所启示的智慧之外另起炉灶,以人的智慧建造通天巨塔。海德格尔所努力的正是在于让无家可归的现代人与掩面而去的神重归于好。神的远去曾被他指认为“现时代最大悲剧之一”。当然在现代西方哲学家的范畴中,海德格尔不过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人。但是这些哲学家的书籍更多的是作为书桌的摆设来放置的。
对于西方哲学,我最为欣赏的就是“怀疑”和“质疑”这种不断向前摸索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到在提及海德格尔的时候,都需要时不时出现“批评”这个词语。在阅读西方哲学家的书籍中,“批评”这个词语可能是出现最多的。
只说海德格尔一人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完整的。但是我想凭借这一段话引出海德格尔这个人,从而牵扯出与其相关的一系列的学者和大家。他们明晦不清的哲学阐述。这些书籍我们有必要读一读。尽管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些大家的著述常常我们产生巨大的挫败感。
深邃,首要的条件是谁坐在你的对面。我们可能无法企及深邃世界的内核,但至少我们见过深邃世界的入口。这一点非常的有必要的。当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已经不能充分的表达和解释我们面临的世界和思考,那么我们就借助他人。在阅读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学人的著述时,可能有一种印象就是那一代人是如此的了解西方哲学的内容,对比之下,时至今日的我们反而对西方哲学有些漠然的表情。何况我们现在拥有更便捷的手段获取这些思想。
无论是东方的哲学,还是西方的哲学,凡是经过时间洗涤后留存下来的著述均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悲天悯人。这一点也就决定我们在阅读这些著述时,我们的价值观是趋近的。如果不明白这一主题,那么你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
去看看这些厚重的、深奥的书籍吧!“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而饮”。哪怕读一本也好。当在通俗、奇幻、言情和武侠的文字中穿梭日久,在读者的手里还是需要类似这样的大家之书。类似这样的书在阅读时产生的困倦、瞌睡和无奈谁都会遇到,哪怕只是将这些大家之书只是简单的以认字的方式读一遍。这些思想都会或多或少的走入内心之中。
在这些概念性的文字中,每一个字和词都是对这些字、词本身的怀疑。这些大家之书的阅读常常在拿起之后会让人放弃,阅读的无力感基本伴随这本书的每一页。能清晰的理解他们在说的什么的,除了一个人的认知之外,还需要一个人的部分人生阅历。正如我之前曾说过:打开一本书而有所得到,往往是时间和阅历都到现场了。这样的大家之书如果没有坚持的毅力以及长久作战的准备,基本属于半途而废的书。而且随着认字的深入,“怀疑”会渐渐的变成“狐疑”,而且长久不去。也往往在阅读这种大家之书的初始阶段,会套用书中的名词分析周边的世界。很不幸,可能一切都是狐疑和否定。以至于让我们一贯保持了惊悚。这种惊慌失措不是对周遭的疑问,而是对自己的疑问。可能对于“存在”、“时间”、“我者”、“他者”、“本体”、“客体”这样的名词上纠缠不休。最可怕的还有可能你会把以上这些词用在生活中,在别人射来的目光中你匆忙躲闪。
这些大家之书如果选择了一本来读,如果坚持读完的话。可能预期的那种醍醐灌顶的景象始终不会出现,反而会出现一种无尽的虚空感。连自己的存在都会让自己怀疑。在长时间的茫然之后都回不到现实世界。这些书带来的真实感要比在《黑客帝国》中尼欧吞下的那颗“蓝色药丸”更为强烈和持久一些。因为不明白、不理解的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可能的话,选择一个闲适的午后。最好是一个人。仿佛若无其事的拿起这本书,一路的往下去,不断跟随着深邃下潜下去,不要在乎在脑中想到的各种的疑问,下潜,下潜。忘记思索和时间的存在。但不要忘记呼吸。就这样在字里行间潜行与观望,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不要停顿。在头昏脑胀的时刻都要继续坚持一下。看到昏睡时可以望一下窗外,然后继续沉潜下去,深邃之中安静得只有自己的呼吸声。直到翻到最后一页。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无尽的空虚就会浮上来,感觉到自己从深深的海底开始升起来,眼前慢慢的开始出现光亮。当眼睛开始重新看到周遭的时候,这周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真实。把自己的手伸开,都会感觉身体与手指是分离的,手指所作出的动作好像是另一个人的。然后会慢慢得深深的怀疑会涌上来,捧在手中的书都是虚幻的。你会看到自己从自己的身体里分离出来,好像复制品一样。更像是《铁血战士》中外星猎手隐形时的透明轮廓,就坐在自己的身旁。而你还被围在迷茫的困惑中。这个透明轮廓会逐渐的靠近过来,慢慢得和你的身体再重合在一起,直到严丝合缝。这个时候,你终于能感受到自己的手指动了一下。那种感觉轻微、真实。
没别的,你只是累了!
如果你在阅读此类书籍时会产生或部分产生以上感受时。也许就是踏入了深邃的开始。这本书也从此不会再打扰你了。
哲学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还会给我们造成更多的困惑。但是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给自己这样的机会,去领略面对深邃时自己的种种应对。这些深奥的文字可能要在你阅读多年之后才会再次亲近你。也许在那个时候,我们才会在自己的认识与阅历上涂抹上这些深奥的文字,再次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去判断“报应”与“因果”之间的联系,并找到自己应有的价值观。并将自己坚信的东西留在这个世界上。
也通过个人阅读体验向大家推荐这样一本书《人,诗意地栖居 超译海德格尔》。译者为郜元宝先生。这本书的推荐语上有这样一段话:中文精准译本-现象学、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166条核心语录。被译为3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是不可动摇的殿堂级经典著作!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特为一般读者撰译,必备的一本极简存在主义哲学书!
阅读这本书,一点都不诗意!至于诗意的栖居,是海氏与我共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