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平衡感不懂得如何静心,社会与人都会感受到焦躁而动荡,心里也是一盘散沙。
生育与抚养,更像是成人给予自己的情感寄托与精神幻想。谁能说孩子一定会比自己活得更开心更完美。不如做好自己。孩子需要被照顾,更需要成熟而平衡的带领。失败、匮乏的大人对他们来说没有益处。
人所热衷的现实中繁杂而肤浅的活动都与最本质的问题无关。
人逃避精神上的无解,最快捷的方式是采用物质手段。
就像曾经在墙上敲一枚钉子,把它拔走,即便把墙糊弄平整,心里也很清楚那个坑洞在哪里。
应该是注重能够带给彼此启发、喜悦、提升。即使再怎样独立,人不可能脱离关系。我们只有在关系中才能对照到自己的存在。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有对方就有自己。人不能独自生存,需要给予与接收的平衡。有时我想,在关系中,能够深刻的满足彼此,它是可以恒久的。前提是彼此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与支持,这样他们自然会视对方为唯一。而无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频繁的调换新鲜对象或积累发生关系的数量。
如果用婚姻制度、伦理道德之类的胁迫和捆绑对方,又会与自己、与对方斗争不息。两个人势均力敌,互相滋养,才能达成唯一的关系。这种唯一其实也是整体性的关系。有整体性,认得着眼点不会只在于个人的快乐和满足。
人需要亲密而和谐的伴侣,能欣赏和理解对方,互相照顾,以此整合为一度过一生,其他是不重要的。是不是有婚姻的形式,或是否有孩子,可有可无。但现在人们倾向于把婚姻、后代的存在与否看的过于高于伴侣本身,这是很奇怪的本末倒置。正常的重要性排序应该是伴侣、孩子、婚姻。或者说有了第一,第二和第三都无所谓。现在人们的排序,大多是孩子、婚姻、伴侣。如果对人来说,对衍生品与形式感的重视强过对生命本质的重视,这是不是一种悲剧。但也许,遇见能充分相互满足的伴侣是很难的。两个人过着互相陪伴、清净知足的生活需要福报,因为他们不再需要任何额外的道具。
倾听和语言也是一种布施。生活艰难不妨让彼此好过。
我们无需判断或分别事物的呈现。保持净观可以清理内心对外境的投射。
着急好像是来自身体里面一股比较强烈的无法平衡的能量。会把自己的灵魂拆分。我们传递出来的身心宁静,是送给他人最好的礼物。
不用去想,只是接受。业力是背后推动我们的动力。种种开端、过程、铺垫、准备,只为最后一击。如果心念改变,循环模式便可以改变。
大多数人身心受限,一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爱。不相信,也无法得到。容器只有清空,才可能试图承载无限。
人的记忆,从始到终逐渐累积和架构,成为一座盘旋复杂的迷宫,只有自己停留其中。即便与他人分享,他人的听闻也不过是空茫的回音。
我所见的大部分世间的男女关系,只是贪婪而机械的取悦他人,同时满足期待他人取悦自己,处于需索和失望的循环之中。自私的男女情爱以对方为工具,没有慈悲。我害怕自己如果没有真正爱过,被爱过,会再次回到这个世界,试图完成还未通过的测试。如果一些心愿没有圆满,是否会成为一再轮回的执念。
生活最终由心中的价值观决定,它决定我们采取何种方式生活。我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人,有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与任何人一样,我们有自己的故事与历史。
你需要找到和维持与自己的深度沟通。与自己相处,观察和感受内心的发生,体会到它们的升起、熄灭。这是一种重要的进入。尝试不断深入。
人到底应该如何从各种宗教形式中获得安慰。是期望得到护佑还是挖掘自我救赎的力量。是祷告还是追索。她相信任何一种宗教都在接近真理,表达真理。只是凡人难以得到其真髓,不解真意。
我们不必高谈阔论各种理论或境界,只需体会人性的脆弱通过它的试炼。
更大的妄念还有,她试图得到爱的证明,证明对方爱自己,自己值得被爱。如果没有得到,觉得自己失败,不如死去。她终究还是死去一次,不是死于无爱,而是死于这些巨大的妄念的破碎与熄灭。回头看,所谓的爱恋不过是梦中幻境,却曾经是她头破血流也撞不破的铜墙铁壁。
真正的修行,是在这些痛苦和赤裸裸的现实当中对峙,以此增加功力。作为人身来到世间,我们正式为经历、为检验最究竟的修证。
我们的理性与常识,何尝不是一种限制。
当我们孤独并且需要感情的时候,更需要用慈悲、温柔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也这样对待自己。
人如果受苦,是因为有渴求。
真正的修行是为他人做事,付出自己,不是仅仅坐在静室享受自我的禅悦。人世的悲苦和磨难更能考验修行所获得的证量。人应该观察自己的悲痛与恐惧是由什么组成。人可以承受多少痛苦,才可以承受多少喜悦。
实相与至善至美同体,也许在临近死亡时离他们最近。
行动起来,在行动的时候人没有恐惧,这是离怔悟最近的一步。
很多人的心不过是一间没有打扫干净而却贫困的房间。贵人不会抵达更不会停留。
人并不是有更多的物质,更发达的科技,更强烈的自我表现才是成功,而应该活得快乐、清明。
真正的爱,是带给对方自由和解脱。俗世情爱如同堕入泥沼,不如把它转换成清凉而深情的慈悲。不应该退回到原点而没有进步。不应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