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是什么?百度一下,就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方法论是个哲学术语,意思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是不是还是有点懵?
说说我的理解:方法论就是将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理论化、规范化、体系化,再遇到同类问题直接按照该方法论去执行即可,不用再重复之前各种尝试过程。这可能和官方的理解不一样,不过本着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原则,我就是这样理解了,哈哈。
因为我的工作性质,我常常需要研读大量的材料。其中每次调研后得到的录音整理材料占据了很大部分。这次就围绕着录音整理材料研读方法论谈一谈吧。我在研读录音整理材料这一点上,前后经历了四次迭代,有了五个版本。
1.0版本:重起炉灶、另写新篇
最开始,我延续了之前研读成果报告的方法,利用一款大纲软件-幕布,把录音整理材料的结构打乱重组,按照讨论话题的顺序和重要程度,重新生成一篇结构分明的材料。
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材料研读的很深刻。缺点也显而易见,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用来研读成果报告还好,研读录音整理材料,就有点不太合适了。
2.0版本:快速浏览、标黄强调
发现第一种方法的不足后,我换了一种策略,这就是2.0版本。快速的浏览每篇材料,然后将感觉重点的地方标黄。但是这样做有个很大的缺陷:材料重点提炼不足,没有真正吸收。当需要使用某个观点的时候,还需要一篇一篇地重新翻材料。甚至,有时候连材料中有没有这个观点都记不得了。
3.0版本:重点(观点、亮点、故事、俗语、段子)提炼和汇总
3.0版本是在我们部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的。就是把每篇材料中的重点提炼出来,并汇总到一个统一的EXCEL表格中。这里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亮点、故事、俗语、段子等。这个版本纠正了我一个很大的原则性错误:之前我研读材料,重心更多的是放在了对方身上,而对官总、陈总等的谈话关注很少,而每篇材料的中,官总提出的新观点和新段子才是能直接用到报告中的,所以也是最重要的。
这个版本已经初步有了团队知识库的雏形。但是缺点也很致命:因为是直接提炼的重点,所以就和原材料产生了天然的隔离。经过人工加工的内容很有可能已经偏离的原话的方向,而因为材料和提炼重点的隔离,这一块的验证比较困难。
4.0版本:官总提出的“三段式”研究方法论
官总在公司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初读颜色标注、精读批注、读后策划手记“三段式”研究方法。这个版本很好的解决了之前各个版本存在的问题,目前是公司统一的录音整理材料研读范式。
不过,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我发现它并不太适合我。第一,我习惯在颜色标注的同时,会同步进行批注的操作。第二,研读后如何形成体系,保证我在需要用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重点批注和材料原文,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5.0版本:“四步走”研读法
经过多次思考和实验,我最终形成了最适合我的,也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四步走”研读法。即:
第一步:筛选分级。对录音整理材料进行快速浏览,把质量差的打上标签B(bad),节约时间,不再看;对尚可的材料打上标签A(average),执行下部操作。
第二步:颜色标记和个人批注。精细研读,把自己感觉是重要的或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记和批注。
第三步:撰写研究笔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对访谈人的看法,2重要的话(突出问题,亮点措施等),3新名词。
第四步:归纳整理。1.将批阅后的材料原件上传到百度云;2.将研究笔记按照类别添加到一个excel表中。3.对于特别好的材料,打上标签K(key point),参照版本1.0,整理成文,作为成果输出。
当然,5.0版本的方法论也不是最优的,它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解决。比如,如何把个人的信息融入到团队的信息流中,形成团队的知识库;再比如,研读笔记到底应记什么,如何规范化,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细化。
也许不久,我的6.0版本的录音整理材料研读方法论就会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