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800字,持续100天,写出优质的自己”,发起“嗨爆日更”第46天,作为圈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来挑战日更,因为没意义。从极力邀请到劝“退”,我经历了什么?
2月20日,在007不出局发起“嗨爆日更”圈,最开始的15天,只有我和琴子两人打卡,之后陆陆续续增至12位伙伴。
重新开始日更的前一个月,我抓住每一个机会推广这个圈子,一旦对方表露有参加的意愿,竭尽全力的解疑答惑,鼓励TA加入。因为作为圈主,也有“业绩”压力,连续30天没有新人加入,会被抱出圈主群。
但这种想法因一本书和一件小事发生了改变。
日更是一种新身份的“认证”过程
《掌控习惯》一书中,作者詹姆斯·克利尔认为习惯是体现个人身份的方式。如果你每天都整理房间,你体现着一个有条理的人的身份;如果你每天都训练,你体现着运动员的身份。
换言之,持续高频地做某事会给我们贴上新的标签,不论好坏。同理,日更也会赋予践行者新的身份,比如爱学习的人/上进的人/有创造力的人等等。
受先行者的影响,带着日更改变生活的憧憬,我们开始每天写作,期待着某一天自己也通过日更完成蜕变。然而获得一个新身份,并享受其附带的福利,如写作变现,虽极具诱惑但并不容易实现。
日更门槛很低,但不意味着开启后一定会成功。日更福利是基于时间的复利,需要长期的践行与调整,在此过程中,可能因时间冲突、自我怀疑、现实落差等因素的袭扰而失败。
这些问题会将一大半人挡在门外,而小部分人会说服自己:人生在于折腾,挑战一下,说不定就成了呢,即使不成也多大损失。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一次失败的尝试是值得鼓励的,但失败会打断时间复利的连续性,增加再次开启日更的难度。因为很少有人能在挑战失败后,短时间内再次开始。
因此一周前,一个赋闲在家朋友询问是否可以加入这个圈子时,我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建议她想清楚一个问题再做决定:
你希望通过日更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明确为什么写?以我自身为例,我想成为一个上进、有创造力的成长记录者;所以我需要制定一个阅读/成长计划,列出符合新身份的所有事项(即搭建成长体系);然后每天开辟一个专用时间来阅读、观察、思考,将结果呈现出来(输出)。
在此过程中,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更好更的快完成日更,而极少关注即将遇到的问题。与此不同的是,挑战意味着迎难而上,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
但日更的拦路虎不只一头,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会反复出现。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日更的情况下盲目挑战,在热情消退之后会变得寸步难行。而这不是我想看到的,也不是每一位日更践行者期待的。
所以,如果你想挑战日更,不如花点心思在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如果你已经确定以及肯定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欢迎继(你)续(的)阅(加)读(入)!
搭建成长体系,让日更更持久
报名头条训练营之后,有位战友开玩笑说:日更比微头条简单多了,随便写写就完成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触发了我对日更“未来”的思考:
轻而易举就完成的日更会持久吗?
思索的结果是:不会。首先我们对于没有任何挑战性的事情会很快失去兴趣;其次,没有质量的日更会延缓成长的进程,甚至于空耗时间。
所以,如何保持日更的吸引力和质量,使它成为时间的朋友?答案是搭建自己的日更体系。
输入与输出体系
不管是日更100天还是1000天,乃至更久,都需要持续稳定的输入,输入什么,就显得至关重要。不少人在开启日更之前,会担心无内容可写,或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这样一来,日更便成了压力,而非助力。
我开启日更的初衷是让成长有迹可循,所以我的输入清单里大多是自我成长类书籍,如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等。这些输入对于当下的我来说是极有助益的。在日更开始之前,它们已经躺在我的书架上了。
在初期,输入的内容没有限制,对当下的自己有益即可,无需为了日更而强制输入不需要或者不喜欢的信息。输出是对输入的一次检验,不论是技能还是成长感悟,输出是最好的学习。
当日更稳定(不会受外界影响而中断)之后,可以有选择的输入,深耕某个领域,由前期的扁平化转换成垂直化。
日更刚开始,可能知道自己要什么,但不清楚它长什么样,是否合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弱水三千取一瓢足矣。
搭建输入与输出体系遵循两个原则:符合当下的需求,不强制输入&由广入深,精简至上。
日更反馈体系
日更一个月,半年,一年可能都看不出明显的变化,克利尔先生将这段时间称之为“失望谷地”,付出获得的回报低于预期。我们会怀疑日更的正确性,会对日更产生抗拒,因为这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此时,需要反馈系统补充能量,将进步清晰明了的展现出来,哪怕是0.01%。反馈体系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反馈是记录和自我成长,外部反馈是他人对于日更的反馈收集。
记录每一次日更的时间,字数和主题,每周公布最新的累计成果,作为外部反馈的素材。记录的目的除了让付出看得见之外,也是自我成长依据。
通过时间和字数对比,发现自己输出的优势和不足在哪,有助于更好的分配时间和精力;同时,比对完成度最好的日更,总结适合自己的高效率日更方式。
内部反馈体系服务于自我肯定,但这还不足以支撑我们度过潜能积蓄期,需要外部反馈(肯定)的赋能。
将每天的日更发布在社交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不仅可以增强个人影响力,还可以收获满满的鼓励与惊喜。春节断更之后的第一次日更,有位前同事留言说:你终于又开始了,瞬间满血复活。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他们的反馈让人既爱又恨,因为有的日更点赞无数,而有的无人问津。复盘文字表达(含标题/内容/字数)、配图排版、发布时间,找出“观众”最喜欢的表达,有助于快速提升写作技巧和个人影响力。
日更反馈体系的搭建是一个耗时耗力工程,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但它的存在可以让付出看得见,可以明晰改变的方向,是长期日更的能量支持系统,可以一边日更一边完善,但不可弃之不理。
开启日更的Q&A
日更是一件值得终生践行的事,开启的最佳时间除了过去就是当下,但不少人因为各种担心而不敢跨出第一步。以下是我对开启日更几个常见问题的看法,希望有所帮助。
1、什么样的人适合开启日更?
知道自己要什么且每天可抽出1小时输入和输出的人最为合适;挑战者慎入。
2、写作小白,没积累,不会写,日更耗时太长怎么办?
日更不是高考作文,不求拿高分,每日100字好过一字不写;逐步搭建自己的日更体系,不愁没得写,写不好。
提升写作效率的最佳策略是:书己所行,行己所书,即知行合一。日更的本质是践行日记,写的再好,没有实践也是枉然;有感而发文章一般都不会耗时过长。
3、嗨爆日更为什么是100天,而不是21天?
100天是一个筛选门槛,也是搭建日更体系的时间;而21天太短,熬一熬就过去了,不利于长期的坚持。我的目标是至少1000天。
4、800字太多了,500字不可以吗?
可以,800字是一篇初中作文的要求,在文章框架、表述方面都有一定要求;搭建好输入和输出系统之后,会发现800字一晃而过,反而是把字数精简到500字更难。
5、为什么要加入日更圈,一个人可以吗?
建议加入,裹挟前进会比一个人更轻松,对摆脱拖延症有奇效,因为圈里的人都在前进;此外,日更是一个高交互的圈子,可以链接很多“奇人异士”。
6、日更因突发状况中断,或者突然不想写了,怎么办?
日更允许断更一天,但绝不超过连续两天,否则很难续上;断更之后,第二天立马补上;或者提前完成接下来几天的日更。
日更是一个长期投资选择,它的福利需要时间的积累;门槛低,但意义深远,搭建属于自己的日更体系,做时间的朋友,生活的改变看得见。
“每天800字,持续100天,写出优质的自己”,如果你想好了,欢迎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