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富兰克林自传;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
这本自传还是算薄的,不需要太多时间阅读。对晚期一些活动也不是很详尽。倒是比较多了写了年轻时乃至创业起家时期的事件,还有一些个人的修身之举。
从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富兰克林对自身的要求,一些刻意练习,以及内在品格的修炼。而这些逐渐完善了个人人格,铸就了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奠定了富兰克林传奇的基础。
所以,任何成功不是无缘无故,理所当然。不仅在于做了什么,还在于内在有着怎样的力量支持。
我未来的命运只有上帝知道,他甚至能够通过苦难来祝福我们
----《富兰克林自传》
首先要提的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培养。富兰克林先生花了不短的篇幅讲述了这个时期年轻的自己。
那时他就非常热爱看书,想尽办法获得阅读的机会。并且他觉得写作非常有用,便可以培养自己学写作。有散文的练习,也有一些类似评论文。
富兰克林先生说,那时自己会拿几篇好的论文做范例去做训练。他把每一句的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然后过几天再拿出来,不看原文,用自己想得起来的合适词句,把每一点摘录下来的思想意思,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再凑成整篇完整的论文。完成后,再与原来的文章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修改完善。(佩服之余,觉得这倒是可以借鉴的方法啊。)
在阅读与写作的同时,富兰克林先生还会刻意训练自己的口才。这项能力在现在已是公认的很重要了。那时有几个志趣相投的年轻朋友,于是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团体,会定期一起阅读,交流文章,思想,并对一些试下的主题进行探讨,有点像辩论。从中,富兰克林先生会不断总结与调整自己,比如明白到“语言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就是交流思想和增进感情”,“你不应用教训的口吻去教导别人”等。
总结与反思,并立即行动,完善自己。这是富兰克林先生的特点。很多人大概就缺乏一种刻意训练直到做到的精神。
当然,虽然富兰克林先生懂得刻意训练,懂得思考,但是毕竟年轻,总有不够成熟的时候。而那时自己选择了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朋友,外出寻找机会,到后来创业,能一路这么走过来,富兰克林先生认为,还好有着自己曾经坚持的信念的支撑。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我写下了我的人生信条,并要在我的一生中不断地加以实践。
----《富兰克林自传》
对于权威,富兰克林先生也有自己的信条,不因为权威认为好的就好的,坏的就坏的。而是,当我们考虑了各种情况后,因为它们不利,所以我们要禁止这些行动,或者因为对我们有益,所以要去做。这一条信条,富兰克林先生极为重视,因为它似乎为进入陌生环境中的富兰克林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不盲目选择,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的客观与中正。
还有很重要的,令人佩服的是,富兰克林先生还为自己制定了品格(品德)修行计划,也就是刻意培养自己的内在品格。他从一系列品德中总结了13种品德作为目标。并且很细致的制定了品德执行小册子,用于记录执行情况,供自己反思总结。而这项关于内在素养的塑造计划,其实是伴随一生的。而且并不是每种品德都能达到预定的水平。但是,虽然从来没有达到而且差得很远,但靠着这些方面的努力,自己比尝试前要好得多、快乐得多。
13种品德:节制,缄默,有序,决心,节俭,勤奋,真诚,正义,中庸,整洁,冷静,节欲,谦逊。
这里,富兰克林先生特别强调了‘勤劳(勤奋)’给自己带来的幸运。因为它帮助了自己获得了创业的成功。
那时,为了获得商人的名誉和声望,富兰克林先生非常谨慎,不但在工作生活中克勤克俭,而且还避免一切不好的印象。他有时把自己在纸店买好的纸张,装在独轮车上自己推着经过街道运回家。这成就了众人眼里的勤劳上进青年。
他说:当我的后代读到这里,当他们在整个故事里看见勤劳是怎样地对我有利时,他们可以晓得这一品德的可贵了。
我的后裔应当晓得他们的祖先一生中持久不变的幸运,直到他79岁写本文时为止,全靠这一小小的方法和上帝的祝福。
----《富兰克林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