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信有种特殊的情结。一直觉得写在纸上的文字会存留一段时光,里面包含的情感也更为炙热。信是情感的纽带,也能架起两个人心灵沟通的桥梁。
所以,当我知晓《见字如面》是一档读信类的节目时,自然是非看不可。这第二季的第一期主题是生死,很凝重的一个话题。读了有6封信,涉及了灾难、历史、战争等各个方面,每一封信的情感都沉甸甸的。
第一封,周迅读周侣云。
这一封关乎劫后余生的感触。幸存者周侣云在信中回忆了1949年太平轮沉船遇难的一段往事。周迅读了这封信,读到哽咽落泪,全场起立为她鼓掌。“现在我眼睛一闭上,就觉得身体漂浮在水里。”周侣云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幸存下来仍旧能感受到走在死亡边缘的恐惧,这种心理折磨恐怕她的余生都会被笼罩,说信人梁文道解读这是一种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活下来的是我?”的自责。她或许活得不快乐,但是我想她会更懂得珍惜,因为往后每天都是生命的馈赠。
第二封,赵立新读吴三桂。
在忠与孝的面前,生与死又该做何选择?如许子东所说,读完这封信颠覆三观。“父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乎?”当赵立新铿锵有力地读出这几句的时候,一个忠义的热血男儿吴三桂就出现在了眼前。他不再是印象中反明反清的大奸臣,而是亦衷亦孝的勇士。其实,不仅是历史人物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人本来就难以轻易定义。人性是复杂的,不能仅凭着所见所听就对一个人的形象妄加论断。
第三封,李立群读黄春明。
这封信关乎老来丧子的痛,虽出自黄春明这样的大文豪之手,但笔触却极为质朴。只是絮絮地讲吃饭这样的家常事,每句话却很有力量,深沉的父爱与哀痛的心情都在此体现。同时这封信也让人关注到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家的精神世界,让人关注到躁郁症的存在。不止是黄春明的儿子,很多著名作家海子、川端康成、顾城、王国维、三毛等都自杀了,或许就如说信人讨论的那样,天才与疯子就一步之遥,才华有时未必是幸事,有时活得糊涂点,做个庸才也挺好。
第四封,周迅读陈难。
提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就会觉得在那段饱受战争苦难的历史里,人们一定满是哀怨以及对日军的憎恨,但其实事实可能并不如我们的想象。陈难的这封信讲述了当时的一起空军战争,她哥哥在其中遇难。但她给日本军人太太美惠子写的信中却没有过多对日军的控诉,而是表达了对同样饱受战争摧残的日本民众的理解,它感动了当时的中国人,也让我们看到了战争时期的国民素质,人们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人性中的善仍在闪闪发光。
第五封,归亚蕾读琼瑶。
这一次,琼瑶不再解读爱情,她让我们直面孝道与死亡的真谛。琼瑶在信中交代了自己将死之时子辈该做出的选择,她不想浑身被插满管子,只想尊严死。这封信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孝道”,有时候临了老人垂死之际,用现代医学手段留住的只是他们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很多人依旧选择用钱续命。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只是延长了老人的痛苦,梁文道称之为“一种生者的表演”。也许我们都应该学着豁达一点,坦然接受这必然会到来的死亡,愿死时如雪花,飘然落地。
第六封,黄志忠读李真。
前几封信都是对人文历史的思考,与我们稍有距离。若是仅仅如此,我也不会在大半夜哭得泣不成声。最能拨人心弦的,往往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第6封,也是最后一封,是白血病患者李真写给自己母亲的信。他很不幸,凭着努力考上了大学却被病魔缠身,做了骨髓移植但恢复得并不好;同时他又是幸运的,家里面的人从来没有放弃过他,至少还存了希望。
看着台下骨瘦如柴的李真以及脸上始终挂着泪水的他的母亲和姐姐,我的记忆一下子被拉回高中时代,我的闺蜜章鱼在那时患上了白血病。记忆中的画面和眼前的画面几近重叠,但章鱼却没有李真幸运,她被病魔夺走了年仅18岁的生命,在刚参加完高考一诊的时候。我至今都记得她看着课堂时那渴望又无助的眼神,高考被她视为改变穷苦命运的唯一机会。但即使她拖着病体学习到深夜,也还是没能和命运完成对抗。
所以当我看到同样患有白血病的李真却还有生的希望的时候,我很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还好,让我庆幸的是,他没有放弃自己,他还在为了活下去努力着。
“愿您能收住泪水,笑看过往。”这是李真对自己妈妈的安慰,也在江小白金句时刻被点出。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感动,即使面对病痛,他还能坦然地安慰着自己的母亲“笑看过往“;即使病体虚弱,毅力也依旧刚强,他的目光里透着坚定。
生命是无常的,有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有人恐惧,有人愤怒,有人一蹶不振,但也有些人从经历中收获坚强与柔软,收获对自然的赞叹与敬畏,收获更强的生命力。不管如何,那批在经历了生命的考验,却依然越挫越勇的,并且依旧心怀善意的人,终会迎来自己的幸福。无论多么难,多么举步维艰,坚持下去,总会在黑暗中看到破晓。
“人生最无奈的事,是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我们无法选择生死,但我们可以选择怎么活,怎么爱。虽然生命无时不刻在展现它的变幻无常,但另一方面也会不断给我们惊喜和美好。勇敢地走下去,会雨过天晴,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