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素的五层框架入手,每层逐层分析
战略层(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范围层(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结构层(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表现层(感知设计)
1.视觉设计上的改进,色调与产品目标是否匹配。
2.交互上的改进,如输入、点击、查找目标、按钮、元素或内容之间的关系展示,内容的层次性、关联性、内容与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功能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页面与页面之间的关系、内容与功能的关系、功能与页面的关系、内容与页面的关系,与用户的认知相匹配
3.性能、网络链接、流量、缓存、重复输入、记忆类输入
4.文案、提示、功能
5.操作后的反馈以及结果的展示
6.商业模式、产品架构上的缺点
例如在设计一个通讯录功能时,我们可以思考这些问题。
1.用户使用通讯录的场景有哪些,过程中他的痛点是什么?
2.不同场景下用户的目标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使用通讯录?
3.他会尝试哪些操作以达到他的目的?
4.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会让他达到目的,哪些很舒服,哪些会很难受?
5.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会有哪些让他疑惑的地方?
6.他的目的达到后,应该以哪种方式展示给他?
7.这与他预期的方式有何异同?
8.如果用户不使用通讯录还有哪些方式帮助他实现,能够做到更好?
9.如果不使用时,用户会怎么办?
10.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还会有哪些可能的场景或使用需求?
11.整个过程中,产品或服务如何实现用户价值,用户价值体现在哪里?
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好的设计中的优秀之处,能够提高自己对细节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