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to meet to you
in this moment
懂你的沁一
| 沁 人 心 脾,始 终 如 一 |
hi~我是沁一
ʕ•̫͡•ོʔ•̫͡•ཻʕ•̫͡•ʔ•͓͡•ʔ
听说,你也不想结婚?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和2019年相比,减少了113万对。
据悉,这是自2013年结婚登记人数达到1346.93万之后,连续7年下降。2020年814.33万对的结婚登记人数,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近17年中的新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1.4万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
从2014年开始,中国结婚登记新人对数呈阶梯式下滑,80后和90后作为结婚的主力军,结婚意愿也呈现下降趋势。
联合国人口发布的世界婚姻数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20~29岁处于婚姻状态的人群比率为69.2%,将比2013年下降8个百分点。
在现在的时代里,似乎大家对爱情、对婚姻并没有很大的欲望。
为什么许多人都不愿意结婚了呢?为什么许多人进入婚姻之后又都草草离场呢?
是这个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01.
大家为什么不结婚?
01)与城市相关
大城市的青年选择“不结婚”的比例要比小城市的青年高出7.7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越发达,主动选择单身的人越多。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结婚率最低的省份都在一线城市。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低婚恋意愿的青年人群还在继续递增。
02)与学历相关
不仅如此,相关数据表明,高学历人群的结婚率更低。在博士、硕士、本科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相对比,本科学历的人的结婚率是最低的,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的结婚率为最高。
03)与压力相关
90后青年都在渴求着“人类高质量恋情”,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现实的重重障碍。遇不到合适的人、结婚的彩礼礼金、婚房压力、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等等多重客观因素导致了很多青年结婚意愿低,被迫选择单身。
“恋不起”、“结不起”、“养不起”已成为横亘在95后青年生活中的三座大山。
02.
人类需求进阶使然
大家对婚姻的期待正在发生着改变
人人都说自己不想结婚,但人人不结婚的理由却不相同。那么,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现代婚姻的意义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
也许这样的观点让婚姻关系毫无玫瑰色彩的浪漫,但众多婚姻样本的研究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人选择进入一段婚姻,是因为一段婚姻关系可以满足双方的需求,当然,在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很多人也选择勇敢离开,去寻觅一段新的婚姻关系。
谈到个人需求,不得不提到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
在时间长河不断流动的过程中,人类需求不再是单一的生理物质需求,而是产生了更多与精神世界有关的需求,包括爱与陪伴、社会尊重、安全感、自我价值等方面的复杂需求,当自我需求复杂化,婚姻便被人们赋予了更多功能性意义的期待。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现代婚姻可以划分出三种主流类型:
01)基于生理物质需求的避风婚姻
由于物质条件的匮乏,19世纪50年代之前的婚姻主要为基于物质需求的“避风港”婚姻。
这类婚姻中的双方一般没有较强的生存技能,在社会中不具备竞争力,仅靠独立个体的努力只能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无法维系正常的生活。
那么这样的个体对婚姻的期待,主要聚焦在基础物质需求的满足上,彼此双方在一起刚好可以维持还不错的正常生活。
只要双方的需求不变得更复杂,那待在这段婚姻里,就是待在衣食无忧的避风港里,安全又踏实。
02)基于爱与陪伴需求的亲密婚姻
经过1个世纪的发展,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经济日益繁荣,男性和女性都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解决生活温饱问题。
于是人们对于婚姻的期待并不止于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多的渴望在婚姻中感受到爱与陪伴。
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双方更希望婚姻能够给到彼此情绪安抚、情感支持的力量,待在这段婚姻里,双方都能拥有归属感和亲密感。
03)基于自我实现需求的价值婚姻
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女性开始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女性独立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的觉醒,为女性在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可能性。
越来越多的已婚女性有了除爱、安全感、亲密感之外的自我价值的诉求。
与此同时,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方面的人生目标,而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会赋能自我实现需求,反而会阻碍人们自我价值的探索和实现。
因此,现代人对于婚姻有了更高的要求,待在一段婚姻里,避风的同时我们还想要爱、亲密和自我实现。
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这应是一份基于个人需求自定义的私人答案。
时间的长河不会倒流,年龄阶段向前变换、个人受教育程度向前发展,个人需求趋于复杂化,于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期待更复杂,也更难找到符合期待的另一半。
03.
时代变迁
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修课
在过去默认的的秩序规则里面,“婚姻”被建构为“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人生任务”,“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真爱的唯一最终归属”。
但在当今这个时代,更多人开始质疑曾经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
时代的变迁和更迭,不同时代对现代婚姻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
01)新生代对婚姻的看法
现在的80后、90后、00后们,包括目前处在所谓“适婚年龄”的人,更加不认同之前的几代人的思想,例如非常典型的传统观念。
“婚姻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即便一个人事业有成,如果他/她没有幸福的婚姻,那人生也是不完整的”
“唯有结婚才能让彼此的感情更有保障”
“两个相爱的人,只有步入婚姻才是美好的结局”
这些充满唯一性的观念已经很难被更具批判性思维和质疑能力的新生代群体所认可。
02)不同性别对婚姻的看法
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多出19.29%。
女性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婚姻犹疑态度。而在对恋爱态度的调查中,并未发现这种性别差异。这说明在婚姻这件事上,女性的态度更加谨慎。
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社会地位的改变等都对恋爱与婚姻观念有着一定的影响。
爱情的形式有了更多的结局,不一定要结婚,甚至,不一定要有爱情。
婚姻也绝不是两个人的避风港,就像《三十而已》毛晓彤扮演的钟晓芹所说:“都想避风,谁当港呀?”
04.
婚姻,只是众多生活方式里的一种
结婚不是人生的终点,幸福才是。
而幸福的模样有千万种,你的任务是找到能够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
01)单身-俞飞鸿
作为女孩,我们的生活方式远不止婚姻这一种。
“最重要的是,你想选择什么。”
02)恋爱不结婚-徐静蕾
拥有稳定的感情,这么多年仍然没有要结婚的打算。
“你想要结婚,你觉得结婚幸福,我就恭喜你。但为什么我觉得自己不结婚也很幸福,你却不祝福我,还一直追问我为什么不结婚。”
03)结婚-唐艺昕
一个只是开始于红绿灯的爱情故事,在爱尔兰结束他们九年爱情长跑,爱情,责任,时光都和你有关。
“结婚是我能想到的和你最浪漫的事。”
04)离婚-刘敏涛
我曾有勇气进入婚姻,如今也有离开婚姻的底气。
历经一路披荆斩棘的成长,活到中年后,终于有底气一嗓子喊出“我要做自己”。
“离开婚姻,我才能真正重获自己。”
对于婚姻,她们的选择并不一致,但不管是哪一种生活方式,她们都做到了对自己足够诚实,也请你诚实面对内心的自己,勇敢选择你的专属幸福方式。
婚姻不再被看做是恋爱的终极目标,人们也有了更多个性化的相处方式。对于婚姻,你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还不知道选择哪种生活方式,也许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自己。你可以通过上一篇文章学习认知自己→你确定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如果渴望结婚,也可以通过心理学工具——测测你在爱情里面是现实主义者、务实主义者还是远见主义者,找寻到适合你的伴侣类型,勇敢奔向幸福。
但也请你明白,无论你选择了什么
它和人生中那些你曾以为会决定命运的选择一样
都不会是你幸福与否的最终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