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香姑死了。是被六个穷混子以近乎残忍的方式害死的,而在死之前,她一直喃喃的说:谁来救救他们……看到这里,眼眶热了,我没有料到是这样的结局。但想想,这样一个坚忍,善良的人其实在八年辛苦等待又被背弃的时候已经死了,而后是一个怜悯众生的神了,而如此纯洁无瑕的神注定是在人间留不长的,人间实在太多黑暗和绝望了。
该憎恶冯家昌吗?他为了权势为了面子为了城市人这个通行证逐渐出卖了自己的心和灵魂,背弃诺言,绝情又冷漠。是该憎恶的。可是这恶里面有含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穷困潦倒的家庭在村里毫无尊严,童年里看到大人的虚伪和势力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随着遭受的屈辱和苦难的增多而不断生长,最终这颗壮大的树疯长,遮去了所有的阳光。他是狠的,也是环境逼着他把心变硬的。最后冯家成了权势不凡的城里人,但是心丢了,人还能称为人吗?
如果男性来看这本书大概会觉得冯家昌是本书主角,甚至引起许多共鸣。但在我看来,刘秀香才是本书的灵魂人物,虽然她身上的笔墨占书三分之一都不到。在这样一位女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性身上的很多特点,坚韧,善良,宽容,贤惠,博爱,慈悲等等。女人想做一件事情,如果她真的想,尽全力去做,都是可以做成的。最后种出的月亮花名满天下,她的死唤起了人们的良知,她的人生虽然坎坷悲情,是明线上的悲剧,而实际,哪怕最后成为达官贵人的冯家四蛋儿最后也只能软跪在她的坟前,在这里,我看到的是香姑的高贵冯家四兄弟的卑贱。
城的灯迷离了乡村人的眼。对于本书,看完后是有些气愤的。作者想把城市和农村的格格不入写深刻,想把人性里面的丑陋写具体,可以理解,倒是不能接受的是他把穷苦人的卑贱写到骨子里去了,这对贫困的农村人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歧视。因为自己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甚至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冯家那么相似,所以冯家昌的某些心理我是非常能够理解的。故,不能接受作者把这类人的努力和奋斗写成了对城市的趋炎附势,毫无尊严。我不知道这是作者故意为之,还是就此想表达更深的意思。
待探讨……
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