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其实也可以过一生,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断的在探索“规律”和追求“真理”?
你在为自己做的事情,追寻所谓的意义吗?那你是否意识到,意义其实是被创造出来的?
你希望自己做出最佳决策吗?那你是否知道,每一个决策,都是“想当然”的力量和“反想当然”的力量相互冲撞交织的过程?
大部分哲学家之所以能在哲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主要是因为他们亲自“感受”和“体验”了哲学,并就一些人们反复思考的哲学问题,提出了与众不同且醍醐灌顶的看法。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这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处境下的哲学家的思想有什么不同,他们观点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之处。
感觉就像是把这些哲学家的书都读了一遍,相互印证他们的观点一样。
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
我们跟随着他们的思考,进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然后发现,哲学家们的探索过程与他们自身的行为相映成趣,在哲学家们享受纯粹“思维的乐趣”的同时,也为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的真正旨趣所在。
这本书以很幽默调侃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了西方哲学史,以及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及其观点。这个书不是僵化的哲学史教科书,本书围绕着“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结合数学、物理学、欧洲历史和宗教发展史等内容,不孤立地讲述了哲学世界的建立、发展和变迁。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哲学?
前言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我们了解哲学是为了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个人幸福。
可是,就像我们享受科学成就最好的办法是买个新手机而不是去学《电子电路》一样,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追求人生幸福,我们没必要亲自学习哲学,只需要从各种世俗的人生观中选一个就好了。
假如明白了这一点,你还是不满意各种世俗的人生观,执意要翻开哲学书自己亲自研究一番的话,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了。
你不信那些现成的答案。
你怀疑它们。
祝贺你,你被苏格拉底附体了。
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怀疑有两大作用,第一在于能避免独断论,避免轻信一切未经证实的结论;第二在于能突破认知边界,扩大人类已有的认知范围。
所以我们明白,为什么当年的苏格拉底那么招人讨厌,却能被后人奉为圣贤。因为他的怀疑是理性文明的开端和标尺。所有的思想都因怀疑而诞生,最后还要能经得住怀疑才算合格。
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只知识自己的意识是存在的,但外面的世界是否存在呢?他并不知道。
这样的一套逻辑,其实把这个世界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这种观点就是“二元论”。
在二元论的观念下,世界被一分为二:外界和内心。
外界发生什么,客观世界里面有什么得失,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固守自己内心这一元,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是什么样的状态,世间的所有问题,都只是内心的问题,心若通达敞亮,就没有过不去的事——这和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非常相似。
斯宾诺莎虽说是笛卡尔的继承者,但是他是一名一元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
斯宾诺莎的世界观给他带来了强大的信念,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上帝”的一部分,包括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人。因为“上帝”永远存在,所以“我”也可以永远存在,即使肉体消失,也不代表“我”就消失了,因为“我”和世间万物都是一体的。
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均无差别,相通为一。
这和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如出一辙。
与笛卡尔不同的是,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块“白板”,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
不过他的观点很快被莱布尼茨反驳了。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无限多的单子构成的。物质是占据空间的,那么只要是能占据空间的东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的、更简单的东西。而不占据空间、不能分割的东西,就叫做“单子”,所以他的理论也被称为“单子论”。
莱布尼茨认为,人的心灵作为一种特殊的“单子”,是有记忆的,可以基于过去,畴划自己的未来。
下一位出场的哲学家是挑战了以上种种哲学观点的人,这个人就是休谟。他也同时挑战了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休谟认为,我们所谓的“我”,不过是一堆经验片段的集合而已,并没有一个独立于经验的、实实在在的“我”存在。
笛卡尔认为“我”是超越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但在休谟看来,“我”不过是后天学习到的一堆经验片段而已。真正有没有“我”呢?对不起,咱谁都不知道!
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的怀疑开始,这个怀疑让人们踌躇满志,觉得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拳脚。然而一路怀疑下去,到了休谟的怀疑,把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怀疑没了,只剩下荒诞。
现在有两个会严重摧毁生活的哲学观点。一个是休谟的怀疑论,一个是科学的决定论。这两个观点还是相互矛盾的,反对一个就等于拥护另一个——在这两大不同哲学观点相互PK、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代,一位“英雄”跳出来拯救了这个混乱的哲学世界,他就是康德。
康德的解决办法是,他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A部分完全不可知,B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控。B部分其实是人们用“工具”对A部分进行加工而成的,而这个加工A部分的“工具”,由于每个人都是自带的、并且加工方式差不多,所以每个人看到的B部分也都差不多。而A部分由于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
这些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个新的观点,每个人都自以为掌握了终极真理,结果又被下一个哲学家给推翻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的去了解这些哲学家的思想,以及哲学发展的历史呢?
作者的答案是:哲学是门没有唯一的最终的正确答案的学科,每一个哲学大家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都值得学习和了解。
而在我看来,哲学是一种信仰,能够为我们四处漂泊的心寻觅一个安身之处。
或许你以为,哲学只属于深奥的书桌,然而事实是,哲学作为一种思考事物的方式,能够突破你的思维局限、拓展你的思维之窗、打破你的思维之墙,让你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去重新理解这个世界、去重新感受这个世界——这种感觉,就像是逐渐冲散了层层迷雾,越来越近的走向了那个“真相世界”一样。
哲学,它会让你对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深刻的体悟、更刻骨的咀嚼、更透彻的敬畏——看起来是一个点,其实进去以后是一个大千世界。
我们的心是一座宝库,一下子倒空了,就会破产,而哲学的雨露,可以不断的滋养它。
看了《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一书之后,我甚至在想:如果今天的你还没有任何哲学思想,那么明天清晨,你用什么理由把自己叫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