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上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二、模式中的角色
** 抽象主题(Subject)角色**
抽象主题角色把所有对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保存在一个聚集(比如ArrayList对象)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何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
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抽象主题角色又叫做抽象被观察者(Observable)角色。
具体主题(ConcreteSubject)角色
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改变时,给所有登记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具体主题角色又叫做具体被观察者(Concrete Observable)角色。
抽象观察者(Observer)角色
为所有的具体观察者定义一个接口,在得到主题的通知时更新自己,这个接口叫做更新接口。
具体观察者(ConcreteObserver)角色
存储与主题的状态自恰的状态。具体观察者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接口,以便使本身的状态与主题的状态 像协调。如果需要,具体观察者角色可以保持一个指向具体主题对象的引用。
为了便于理解我画了一张图
当然,实际房子价格变化,可能是通过中介通知买房人。
三、代码实现
被观察者角色
/**
* 被观察者
* @author dell
*
*/
public class Subject {
List<Obers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Oberser>();
public void attach(Oberser o){
observers.add(o);
}
public void detach(Oberser o){
observers.remove(o);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tring content){
for (Oberser ob : observers) {
ob.update(content);
}
}
}
抽象观察者角色
/**
* 抽象观察者
* @author dell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Oberser {
abstract void update(String content);
}
具体观察者
package com.wzc.observer;
public class ConcretOberser extends Oberser{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ConcretObers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void update(String conten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content);
}
}
main函数中调用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b = new Subject();
ConcretOberser concretOberser1 = new ConcretOberser("concretOberser1");
ConcretOberser concretOberser2 = new ConcretOberser("concretOberser2");
ConcretOberser concretOberser3 = new ConcretOberser("concretOberser1");
sb.attach(concretOberser1);
sb.attach(concretOberser2);
sb.attach(concretOberser3);
sb.notifyObserver("被观察者更新了"); //通知所有观察者 被观察者更新了
}
}
四、结语
观察者模式使用很广泛,以前接触过一个Android项目,整个项目只有一个Activity,没有Fragment,就是用这个模式实现的。这个模式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