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朋友发文,很好的清凉读品,编辑在此,便于阅读,供更多人享用。
早点,沏藕粉,另加一碗百合莲子羹。忽然联想到古人的谐音双关。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子夜夏歌》)——“芙蓉”、“莲子”双关“夫容”、“怜子”。
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莲”、“藕”双关“怜”、“偶”。
南朝乐府《子夜歌》42首,其中有18首用双关,约占总数的43%;《读曲歌》89首,运用双关的就有53首,约占总数的60%。如此大量地运用双关,对后代的双关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这些南朝乐府多大以描写少女爱情为题材,通过谐音双关的隐语把少女那种难以直言的心事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唐诗中也有一些仿拟乐府诗运用双关的佳作,如:
金针刺菡萏,夜夜得见莲。(晁采《子夜歌》)——“见莲”双关“见怜”。
可见,在古人笔下,菡萏、芙蓉、莲子、藕,都有其谐音双关的规定内容,只是我们习焉不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