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我对王阳明、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和陆九渊的关系理清了。程颐和程颢是从师于周敦颐,而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陆九渊继承了程颢的思想。朱陆二人凭借天资将两种思想发扬光大,就是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九渊心学。王阳明有看过各大师的书,也进行过“格竹”,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悟道出自己的心学。以前只是在书本上见过,不知其关系和理念。本人读的书不多,各大师的书没全读过,现在有点眉目了。
如果要追溯更早,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六派,李斯为代表的小康派,孟子为代表的大同派,董仲羽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派,孟子、荀子和告子为代表的心性派,荀子为代表的考证派,司马迁为代表的记篡派。其中有两派在日后发扬光大,在两汉时期威风八面;另一则是心性派,多年以后,它改头换面而成为理学。
心学的目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为什么要如此呢?另一位理学大师张载给出了答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此精彩的豪言壮语,让我如此之震撼。他们的胸襟如此之宽广,处世如此之无私。拿到今天,有谁能立下这般雄壮之语,天下少之甚少。能落实到实处又更少了。
阳明先生一生中共证了三次道:一次是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第三中是在浙江余姚的“天泉证道”——“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有善有恶是格物。)
阳明先生对一个事的痴迷让我佩服不已,只有你全身心投入,倾注十二分的精力,这种震惊的热情让他在每个领域成为专家级的人物。一个“格竹”能让他静坐七天,与禅师谈心竟忘了新婚之夜。
他还有一个很值得我们体会的是,此路不能,掉头再找另外的出路,不在一条路上走到黑。勇敢向前是勇气,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能成大事。
最伟大之处是心法。不管阳明先生处于何种困境,犹如地狱般的锦衣卫牢房和一般人都不能存活的龙场,他靠自己强大的内心存活下来,在牢房里研究《周易》,还在龙场悟道了。这不由让我想起读书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唯心还是唯物,如果都唯物,诗人、作家、画家等找不到他们的心灵深处,那唯美之作就不能呼之欲出;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对很难通往直前了。我总感觉很多事情是一种意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现在很多事情不会轻易扰乱我,当别人说自己不是时,我会冷静去分析对与错,有错则之,无错淡之;当别人伤害自己时,我会想对我而言什么最重要,那么多大的伤害来了我都有内心这盾牌。我越来越注重内心的意念了,觉得自己越来越强大了。当然这种意念必须是正念。
他在“心即理”中提出“关系”,其实我们现在在各种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如果理解好关系,处理好关系,很多事情感觉好处理了。不管理家庭中父母、夫妻、孩子、上司还是人与自然,都是一种关系,理解相处的关系就好处理,那生活和工作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
说了再多,我们都必须让所有的正念之心落到实处,才无愧于此书之行,才无愧于此生之行。
最终阳明先生在“我心光明,亦复何言”中离世。他的理念和精神将永存这世间。
闪亮的东西能洒落一束光芒,哪怕是一点的光线到我们身上,都是很大的恩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书并结合《百家讲坛》听,会更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