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有个80来岁的老朋友离世,她临走前因身体不适住进医院。我前去看望,坐在病床前和她聊及我的工作和生活。思维清晰的她给了我不少很好的建议。但碍于食而无味和长期便秘,让她没太多说话的力气。离开病房的时候叮嘱她要好好的。不料几日后,接到她离世的消息。默默难过了好久好久......然后我便遇见了这本书。读它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衰老的过程,学习提升与家人相处的能力。
《最好的告别》作者是美国籍医生Atul Gawande,作为哈佛医学院的教授,用自己身边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当下时代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字里行间展示了为使生命最后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摆在生命尽头的另一种选择,除了提供给“生”全新的可能性外,也给死一种新的定义。全书加上序和尾声一共十个章节,分别从“独立”“崩溃”“依赖”“帮助”“选择”“放手”“深谈”“勇气”八个方面讨论诸如:“当自助生活不能再持续时,我们该怎么办?”“人如何衰老以及为什么会老?”“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提出医学的局限性,即使再为发达的医学在无法满足个人生活为目标前提下,不会具备合理性。可见它不仅仅只是一本关于衰老和死亡的医学普及书。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背后,是每一个鲜活生命在踏入“死亡大门”之前所作出的真实选择。他们的毕生经历交织着欲望,颇有哲学之思。
那么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是什么?
一、对个体生命衰老的理解。
生命的衰老最显而易见的感知是从衰弱开始的,精力的不足,退化的记忆力,爬上双鬓的斑白,皮肤上一夜之间冒出的老人斑......种种迹象都在告诉我们,尽管医疗发达的今日,全球科学通过各种方式延续寿命,但“衰老”就像日落一样不可避免。随着日子的推移,年迈的人仿佛又回到了幼年时期,需要有人陪伴和照顾,需要时刻与孤独感抗衡,需要通过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身的价值感,需要维护自身独立行动力和尊严,寻求归属感的同时,也要保有自己的隐私权。总之,老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体现生命的完整性。生命衰亡的过程就像一条长长缓缓的曲线,在生命走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它应有的价值,是文明社会应该关注和思考推进的问题。
二、对陪伴临终家人的宽慰。
一个人如何使用时间取决于他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年轻时精力充沛,自诩一切皆有可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变得具有局限性。当这些不确定贯穿生命时,人的关注点将转向“当下”----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亲密陪伴便凸显其重要。观念随着经历的改变而转变,死亡的威胁使年老之人对欲望加以重新排序。欲望的变幻莫测,带来诸多折磨的同时,仿佛又成为“生”之意义的追寻。试想一下当大多数生命个体离开世界后,所能带来的改变----我们会意识到生命的无意义性。与其无声息地从地球上抹去,被人牵挂和惦念仿佛就会成为另一种更好的“活下去”的方式。所以,我们总会被类似《Coco》《Contact》这样的电影所打动。毕竟“遗忘才是真正的别离”。走进“衰老”的世界,尝试用他们可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询问了解其内心的真实诉求,尽可能地提供场域、时间和尊重去满足,是作为亲人所能给予临终者最好的爱。所以书中提到“安全”永远不应该是陪护者所能思考的唯一方向。换个角度----也许他们更需要一扇能够反锁的门、一间可以自主的厨房、几只能够提陪伴的小动物,仅此而已。从个体而言,在强调生命的长度的同时,生命的质量的保证也是特别重要的。
三、对有限性的宽容和接受。
焦虑通常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的,我们开始接受生命中的种种无常。学习着从简单的确幸中寻求慰藉----味蕾因美好事物的唤醒、天空因浮云的点缀、青山因绿水的环绕,以及明媚的暖阳洒在身上时的温暖。那些需要通过努力去实现奖赏的兴趣在岁月中消磨。而医学及其产生的照顾病人和养老机构等问题则在于他们根本就对使生命有意义的事物没有彻底认识。当科技专注于修复人体健康时,心灵滋养成了另一块需要被重视研究的事情。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于成年后期(通常是50岁以后)的人生主要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提升个人完善感,寻求生命最终的意义”是该阶段的寻觅。纵观他的人格发展阶段,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游走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紧要的是我们以什么角度理解当下的情况及潜在后果?自观内在的恐惧和希望?愿意坚持什么,妥协什么?最有助于实现当下想法的行动方案又是什么?一个个问题的背后的答案便是我们对有限生命的解答。
关上书的一刻,仰面之间,那些用生命给我展示过衰亡的老人们,提醒着我再度重省生命的局限,没有终点,何来旅程?让我们保有对待亡的敬意,如同对待生的真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