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了异国他乡,最容易被问到的,就是到了那边能不能习惯?或者问喜欢这边还是那边?当然偶尔也会有问得极端的,把个人喜好与是否爱国挂钩。其实作为自然人、普通人,去哪、到哪、怎么样?大都有着个性的特点。有喜欢安静的、也有喜欢热闹的;有故土难离的、也有乐于行走天涯的;有习惯吃中餐的、还有中餐、西餐都可以的。每逢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也就淡然一笑,随意一答。“只要能够习惯,哪里都差不太多;但随着人的逐渐老去,家国的情怀会更重一点。”
为什么要离乡背井、去到异国他乡?这答案也五花八门。我的认知是,人生当中的不少选择,并不一定都深思熟虑。说得悬乎一点叫鬼使神差,说得板正一点叫顺势而为,如果再用一个通俗的词句诠释,就叫做不由自主。人在关键时刻做选择,太过理性反而举棋不定,过度计较反而没了主见。凡是能够走出来的人,没有谁能保证是对是错,但是既然选择走出来,就不能有任何天花乱坠的幻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需要有勤奋努力的态度;都要有破釜沉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勇气;都要有凤凰涅槃、非生即死的决绝。那些个走出来了的,如果只想着好逸恶劳、醉生梦死的,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打回原形。因为上天堂也好、下地狱也罢,主宰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来了以后具备留下的资格,在选择去留的问题上,又是一番内心的挣扎纠结。在这样的选择上,没必要用爱国不爱国来定义,选择回去的,自有一番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计较,而选择留下的也没那么轻松自在。凡是选择来到移民国家的,甭管曾经的母国是哪个,是留还是走都是绕不开的命题。不管最终作出的是什么选择,也都是被叫做天命、或宿命的那玩意儿在驱使。
咱们的孩子们走出来,或许适应得更顺畅一点,因为年轻就是他们的优势。对于咱们这些被称为父母辈的,恐怕哪一位都没那么轻松。在自己母国生活了大半辈子,亲朋好友全部都在那边,包括已经故去的祖辈,也都埋葬在那片土地上。父母辈的走出来,语言不通、开不了车、耐不住寂寞、吃不惯西餐如此等等,水土不服的难题接踵而来,有如被一道道绳索捆缚。当然还有一个更难的难题,就是与儿孙相处的复杂关系,当血缘亲情遭逢隔代观念碰撞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也只能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