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孟母堂三年精读100本家庭教育专著,让更多家长成为育儿专家!今天和大家一起共读的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著述的《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内容主题是: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网上也流传着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说法,但其实养成一个好习惯并没有那么简单。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人需要66天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有的习惯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培养。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培养孩子习惯的时候,家长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问题一:孩子养成这个习惯的动力是什么?家长首先要给习惯找一个动力,比如让孩子从“我不刷牙”到“我要刷牙”,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压根儿不想刷牙,动力为零。但是,家长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有动力。很多家长会通过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讲,牙齿上有很多牙虫,如果不刷牙,牙虫就会把牙齿蛀掉,有蛀牙是很疼的。但语言是抽象的,很多孩子并不能理解。其实,家长可以找一些绘本讲给孩子听,有了丰富的画面,给孩子解释起来就形象很多。同时,家长还可以把牙膏、牙刷编成好玩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刷牙的兴趣。所以,家长想要孩子养成好习惯,首先要帮助孩子找到养成这个习惯的动力。
问题二:“如果……那么……”,让习惯自动化。习惯的核心是自动化,而让行为自动化的关键在于环境和重复的具体行为。比如帮孩子培养刷牙习惯,仅仅告诉他“我们要刷牙”是不够的,还要建立“如果……那么……”的连接,比如“如果吃完晚饭,那么我们就去刷牙”。这样我们就在具体目标和行动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联系。一旦这种联系变成机械性的,习惯就形成了。要注意,“如果”后面的千万不要跟着时间,比如家长千万不要跟孩子说:“如果到了8点钟,我们就去刷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需要家长提醒,这样就无法把刷牙这件事培养成孩子自觉的行为。养成孩子习惯的核心是自动化,不费劲。
另外,家长还可以在“那么”后面下功夫。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认真刷牙,每天刷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太难了,那么就降低难度,把刷牙这个大习惯拆分成一个一个的小习惯。早上上班赶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引导孩子刷牙,那么就先保证晚上那一次;孩子不喜欢牙膏的味道,那么先只用牙刷;孩子无法坚持两分钟,那么每次先刷一分钟。先完成一个小目标,再加大难度,循序渐进。
问题三:如何帮助孩子将外部动力转化为内在动力。由内而外的力量比由外向内的力量更重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促进外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有三个因素:自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
自主感是让孩子觉得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到超市选择自己喜欢的口杯、牙刷以及牙膏,但选择最好是有限的,比如二选一,避免陷入选择困难。平时多和孩子玩刷牙主题的游戏,看刷牙绘本,潜移默化地滲透刷牙的重要性,孩子也会慢慢地养成习惯。
归属感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如果每次刷牙都搞得鸡飞狗跳,孩子就容易将刷牙跟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因此,家长可以让刷牙变得更好玩一些。比如把绘本中的情节迁移过来,假装嘴巴里现在有哪些颜色的牙虫,和孩子一起用魔法牙刷把它们抓出来等。
胜任感是让孩子觉得他能做到。孩子的进步往往是微小的,家长需要抓住他成长的瞬间,给他走心的鼓励。孩子会自己挤牙膏,嘴巴“啊”得大ー些,刷到里面的牙齿,刷得时间更久一些……毎一个进步家长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这都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是《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的进步是螺旋式的,今天好一些,明天可能退回去一点。家长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陪伴孩子成长。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你,下次课程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孟母堂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