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模仿到想象
希腊古典时期常用到的模仿概念有四种。一是用于礼拜祭祀活动的表现方式,如音乐,雕像,面具。二是德谟克利特式的概念,认为模仿来自自然的作用。三是柏拉图式的概念,认为艺术模仿就是对物质世界的简单临摹,是对绝对存在的理念世界的模仿的模仿。四是亚力士多德式的概念,认为模仿是艺术创作的手段,这是一个专用于艺术领域的范畴。艺术家以自然为元素对其进行自由的创作。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西塞罗提出模仿的对象是艺术家“内心的形象”,它介于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内在形式”之间。
一,柏拉图
在希腊人的观念中,艺术与模仿是等同的,它是自然的再现。
柏拉图对艺术的看法存在前后矛盾,一方面他认为绘画是对绝对存在的低级模仿。另一方面,他已有认为一些艺术家是创造性画家,和简单描摹的艺术家不同。他们创造出典型形象,与现实中具体的人不一样。
他在陈述理想国时提出对视觉艺术需要严格加以控制。在别处,他也表示视觉艺术还是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带来快感。他不是反对艺术本身,而是出于它对追求真真理是否有益。
二,亚里士多德
四因说,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一件雕塑作品,它是石头,是一座雕像,是雕刻家制作的,是为了装饰。
就艺术品而言,它们之所以区别于自然物,仅仅是因为其形式在进入实体之前就以在人的心灵之中,其形式出于艺术家的灵魂。
模仿得来的快感归功于人都有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冲动,这是天生的本能。
艺术再现的丑,这与艺术再现美似乎没有太大的不同。
三,西塞罗
西塞罗的模仿是对理念本身的直接模仿。这个理念就是他所认可的艺术家的内心形象。艺术家可以凭借智慧探寻理念。一方面要模仿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头脑中的幻象表现出来。
内在形象是将现实生活中符合神的特质的材料与艺术家对神性的理解和为一体所形成的。他的内在形象既有理念的含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形象,它又包含艺术家固有的艺术观念。内在形象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
第二节,素描与色彩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幅画的好坏取决于大小与构图。
西塞罗提到另一个视觉艺术的要素,色彩。
第三节,美与比例
波吕克勒托斯的《规范》。失传。达到正确人体比例之后就获得美。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比例和对称是建筑六要素中的两点。视觉艺术的美的定义——对称就是作品本身各部分产生的协调感,它也是总体的构思形式在不同部分之间产生的一致性。比例和对称在毕达哥拉斯时代就已经有了。
普洛丁《九章集》《论美》,新柏拉图主义。太一论,溢出和发散。
普洛丁反对“美来自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对称。再加上悦目的颜色。”(西塞罗)
普罗丁认为更高层次的美存在于使理念免于坠入物质世界的上界,它存在于形式,与质料本身无关。
在他看来,美是第一眼就可以感觉到的特质,心灵凭理性断定它美,认识它,欢迎它。心灵如觉得丑,就会退缩,拒绝它。(有点先天感性能力的意思)